第23页

边防官兵苦,帕米尔高原五个字本身就代表着无数年轻人投入热血和责任,甚至搭进去健康的守卫;以居住点为核心,辐射状的保卫家园的当地人,也过的很艰难,缺水、干旱、风沙、暴雪,单盐碱地就已经让多少新疆的农民愁白了头发。

但是,不能没有他们,缺边防官兵则会边境不稳,缺当地居民则会失去这块家园。

从军垦第一代开始,生活在新疆这群离开故土的人们,就在默契的做着同一件事情——春风不愿意度玉门关,那么他们来代替春风。

“这、这么厉害的吗?”听到占凉的话之后,大部分的同学都是难以置信的,他们对自己生活的地方,印象基本上都停留在“偏僻和闭塞”上面了,越是很难和外界沟通就越穷,越是接触不到外面的世界就活得越茫然,这是第一次他们意识到,等等,好像不太一样的。

他们比自己想象的更重要一些。

“当然,要不然这里为什么叫新疆?”嗯,这句话是占凉的个人观点,但也是有几分道理的,在这里生活的很多人都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现居住地的,要么是从军垦第一代的时候进疆定居然后再也不离开,要么就是为了发展经济和接触外面的生活从游牧开始慢慢聚集。

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发展变化,这是新疆。

“我爷爷参加过抗美援朝,每年过节的时候,都还会有团里的领导去慰问。”

“我爷爷奶奶都是老红军,我小的时候还见过他们亮闪闪的章。”

每一个普通的老兵,其实都不普通,军人转农户的魄力,就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由来,这里的每个孩子都应该为他们的长辈而骄傲。

人为什么需要集体荣誉感和一些使命感?就是因为这些,可以极大的提高人的精神状态,占凉可能都没有想到,她临时想出来的这些话,会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传遍整个年级,甚至是老师和校领导那里。

然后,占凉就被班主任找到,委以重任,准备一下演讲稿,等回学校的时候做一次国旗下的讲话。

“我们兵团人的口号,一直都是安边固疆艰苦奋斗,新时代也要牢记建设和发展的主题,你看这个学生的思想水平就很高,听学校老师说还经常给报刊投稿?那我们作为领导和老师要充分给予关注和鼓励的。”

兵团人能吃苦也不怕吃苦,这一点从孩子们身上就可以看出来,但是,占凉也没有想到自己正中校领导的心意,觉得这个学生牢记历史着眼未来,很适合把这些话分享出来。

甚至还给占凉特批了两天假,让她好好的写一下稿子。

本来还觉得国旗下讲话有点点微妙羞耻的占凉,一听能放两天假,立刻就是她行她可以她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