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丽哈对待学习成绩优秀,可以自己做主的孩子都是尊重为主,去和赵老师聊了一会儿之后,借了一些课本回来,就允了占凉的“假期”,把霍达羡慕的都快流口水了。
哈尔和乌兰送学前班,兰拓回一年级,霍达和李达君继续当自己的二年级小学生,这么对比下来,可以在家里呆着的占凉的确值得羡慕。
但其实,占凉这么考虑也和古丽哈有点关系,她发现古丽哈三四月份会很忙,自己留下来可以帮忙接送一下三个小孩子,或是做个午饭。
年后古丽哈和李达君的妈妈一起合开的粮油店就准备开业了,长得和砂石料搅拌机差不多的榨油机运也已经提前运转过两次,这个笨重的大型机器操作起来很累,整整一天都需要古丽哈在旁边看着,扛着葵花籽的袋子一趟一趟的,下面的油渣也要尽快清理出去,榨出来的油也要赶紧开始过滤密封。
每榨一次,古丽哈都累的回来连做饭的力气都没了,需要坐在厨房的小马扎上缓个半个小时,浑身的油味。
占凉跟着去过一次粮油店,发现古丽哈她们赚的也就是辛苦钱,米面都是直接进的,薄利多销,粮油倒是自己买葵花籽榨出来的,可是为了节约成本,都是她们自己来的。
古丽哈不低于一米七五,扛起面粉袋子来力气不输给普通男人,可是占凉不能看古丽哈这么辛苦还要操持家里,干脆留在家里一段时间,帮古丽哈照顾一下三个小孩。
再说,占凉实在没勇气重读一次小学,跳级到初中已经是她的底线了。
幼儿园先放学,占凉去接上哈尔和乌兰时,再去小学找兰拓他们,已经接送几次的占凉也和幼儿园老师熟悉了,刚进去就看到自家两个小女孩在揉着眼睛哭,脸色立刻就变了。
“怎么回事?”
第十三章
父母常有,会教孩子的父母却很少见,像古丽哈、赵老师家里这么会教孩子的,就更罕见了。
占凉很清楚的记得,自己学心理学的朋友曾感慨过,很多心理问题的始因都埋在孩童时期,一步一步的积累垮塌,最后崩塌成灾难,如果有个按钮可以直线提升父母的教育水平,那么对整个社会甚至国家和民族的促进作用都不容小觑。
但是吧,教孩子这事大家都门清儿,要是简单,那街面上怎么可能还会出现各种款式的熊孩子。
占凉不是特别喜欢孩子,可是,谁能抗拒懂事听话的小朋友呢,哈尔和乌兰还不到五岁,已经是占凉见过最乖的小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