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国强攻、马聃奇袭,谢大人帐下这两柄利剑,果然是不同凡响!”
尽管早已知晓费国与马聃本事,季竑亦不禁由衷称赞。
李贤闻言亦轻笑不已,然而在笑了几声后,他又微微叹了口气,摇头喃喃说道,“只不过,似这般小打小闹,却无损太平军兵势……”
“殿下要扩大战果么?”季竑皱了皱眉,低声劝道,“殿下可要三思呐!——我军眼下对峙太平军的伍衡未曾落于下风,皆赖费国与马聃两位将军,以殿下口中所谓的小打小闹,逐步积累士气;可若是殿下急于求成,心急要收复广陵,强行攻城,恐怕反而不好……”
“小王知道!”李贤闻言点了点头。
说来说去,还是领兵将领不足的问题,毕竟八贤王李贤眼下能够独挡一面的将领实在太欠缺了,冀州兵大部分的擅战将领还在谢安麾下。
在这种情况下李贤要强攻广陵,那显然是极其愚蠢的行为,毕竟有兵无将不成军,就算有再多的士卒,若是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将领,多半也起不到什么作用。除非是像长孙湘雨那样,奉行不需要将领的兵法,在战前便想好所会发生的一切。
不过显然李贤没有长孙湘雨那等自负,毕竟战场上的局势瞬息万变,计划又如何赶得上变化呢?齐植战死的那晚的就是最好的例子。
“还是安心等待谢尚书吧……总归我等的目的只要拖住伍衡就好!”思前想后了半响,李贤微微叹了口气,轻声说道。
“殿下英明!”
正说着,忽然帐外匆匆走入一名裨将,抱拳紧声说道,“贤王殿下,就在方才,太平军有援军至!人数……多达四五万人!”
“援军?”李贤闻言一头雾水,要知道打仗到如今地步,周军对太平军的情况也算是知根知底,太平军哪里还有什么援兵?更何况是多达四五万人的援兵。
[难道说伍衡至今为止还私藏着一支兵力?]
李贤脑海中不禁跃出一个猜测,不过转念一想,他又感觉有点不对劲。
要知道眼下太平军第四代总帅伍衡可是被他李贤拖死在广陵了,虽说太平军已经攻克了广陵,但由于他李贤率军逼近广陵城下的关系,使得伍衡怎么也不敢率军北上扩展那所谓的南唐版图,只能选择在广陵与李贤虚耗兵力。反过来说,若是伍衡当真还有一支精锐,又如何会坐视他李贤立营于此,对广陵虎视眈眈?
皱眉细细思忖半响,李贤眼珠一转,忽然心下一动,继而放声笑道,“小王明白了!——那并非是什么援军,不过是战败之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