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5页

我大高句丽……

正在渊盖苏文感慨之时,有个商人打扮的人对身旁的人说道:“秦王殿下入长安,怕是为了突利小可汗而来。听闻突利小可汗亲赴长安,一是来送突厥贵族子弟大唐求学,二是作为雷骑将军兄长来作为证婚人的。”

“不对,是因为前隋的淮南公主入长安,你忘记秦王殿下的前隋功过论。就算是改朝换代,前隋亦有功于中华,前隋公主回归中原,秦王殿下必然会亲赴长安城为淮南公主设宴接风的!”

听到身旁两人的讨论,渊盖苏文很是吃惊。

普通的百姓不可能会议论国事,而还是这种敏感的话题,特别是有前隋的话题。

“两位先生,必是大唐名士,晚辈……”渊盖苏文自然有请教的意思。

可他还没有说完,其中一人争忙摆手:“不敢当先生这样的称呼,我不是名士,只是在通乐坊经营了一间茶楼的小商户!”

另一人也说道:“某是屠夫!今个穿绸是因为秦王殿下入长安,平日里也穿不得这样!”

“听两位论调高明,误会之处望见谅!”

“这是报纸上名士论政上写的,我等小民只是有样学样,那来的高明!”

渊盖苏文心中震惊,此时正好看到李元兴的马车接近这里,众百姓欢呼。坐在马车上的李元兴已经去掉了所有的厢板,坐在纯玻璃的马车之中,向着百姓们微笑着点头,或是挥手。

突然,有一个穿着书生服色的年轻学子冲到路旁,高声大喊:“殿下曾手书,大唐百姓当人人有书读,人人要识字。可五日前大唐报上却有论,皇家学院择优而录,无论士、捐无优秀则无录,这难道与人人有书读没有矛盾吗?”

从在车上的李元兴表情依然平静,快速的拿过一张纸写着。

那个学子又继续高喊:“大唐天下以士、农、工、商、兵依次为贵贱。可皇家学院之中,士、农、工、商、兵五院却不分贵贱。学生不解,愿受鞭刑求殿下解惑!”

李元兴的马车从那学子身旁缓缓驶过,三张纸从马车上飘落。

没有人去抢,有捡的人飞快的送到那学子打扮的年轻人手中。

三张纸写了三句话,第一句写着,人人有学,优劣有别,精英齐聚,巅峰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