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页

之后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鱼羊同烹的菜谱也越来越成熟,但是渐渐的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也就是虽然两种肉都很鲜美,也的确可以料理的很美味,不过真的要‘精益求精’的话却很难!因为毕竟是两种肉,而且都是可以作为主菜的肉类,味道难以调和。

所以在中餐馆中,羊方藏鱼、鱼咬羊出现频率虽然不小,但是却很少作为招牌菜出现,因为想要两种鲜味融汇,难度实在太高……”

“等等!‘鱼咬羊’是羊肉被抱在鱼腹中,那堂岛学长为什么要说‘鱼方藏羊’呢?难道他并不知道‘鱼咬羊’?”创真疑惑道。

“不可能……应该是他尝出了一些其他什么吧。”城一郎肯定地说道。

第三百三十章 历史

传说中7000年前的远古名厨许灵,用天外陨石,创造了八具“传说中的厨具”……

不过许灵的存在与否、年限究竟是不是7000年前,早已经不得而知。

在中华菜系中,有史料记载、被尊为“史上第一位职业厨师”的,正是与尧舜同一时期的“彭祖”。

传说彭祖寿八百,不过也有一种说法是,彭祖为领袖的大彭国立国800年而亡,并不是彭祖本人寿八百……

不过彭祖确实是以中华菜系的鼻祖、养生鼻祖被记录于史册的没错!

彭祖的“雉羹之道”,就是中华菜系第一次有了“烹饪”的指导理论。

“羊方藏鱼”正是彭祖所创造的菜谱,也被称为“古中华菜系”的第一名菜,当时虽然已经是“仓颉造字”之后,但是“鲜”字并不是仓颉造出的“首发”文字之一……

相传是彭祖的小儿子喜欢捕鱼,但是彭祖担心危险,平日里禁止他捕鱼,结果有一次他的小儿子刚刚捕鱼回来,彭祖便来了,因为担心父亲发现,小儿子将鱼塞到了羊肉中,结果彭祖吃后发现很美味,了解事实之后,便以此创造了“羊方藏鱼”的最初菜谱。

而是源于“羊方藏鱼”这道曾经的第一名菜,令人们对于鱼、羊为鲜有了深刻的了解,自此有了“鲜”字,来形容食物的味道美妙!

无独有偶,2500年前,另一位对中华菜系、乃至中华文化,都影响深远美食大家,开创出了“鱼咬羊”的菜谱……

这位美食大家,正是提出了“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