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哪一种,后续舆论都很麻烦。
“战场亡魂才不找小兵麻烦,人家死而复生,都是朝着罪魁祸首报复的。”
杨珩的描述瞬间让应千云歪楼到曾经最爱的电视剧。
才说了一个开头,就让杨珩也想起来了。
“就是你说的那个《大理寺》中反叛的于将军若是被冤枉……就是另一个故事?”
明明是是不同的描述,杨珩瞬间就联想起了,在文会上应千云随口的一句话。
“你惦记这个故事了?怎么不早说?”
杨珩想了想,没有多做解释,而是面露期待等着心上人讲故事。
其实他还好的,并没有太惦记,毕竟爱人就在身边,想知道随时可以。
会记得那么深刻,主要是那群书粉,至今念念不忘……
倒不是说他们每天堵门那么闲。
但是他们人多啊。
你一封,我一封,不投信,新书合适才能发。
而当《大理寺》授权同人,第一策卖出来的时候。
杨珩这里更是成了读者反馈意见箱。
每次表达对于这种惊世骇俗的创作的想法的同时,更不忘记call一下,曾经惊鸿一瞥的,提到过半句的故事。
杨珩和素綦先生是故交这件事,一时间成了不能说的,全京城皆知的秘密。
读者们汹涌澎湃的热情,足以淹没任何府邸。
幸好杨珩恰当好处的封王+订婚。
擅闯亲王府邸的代价他们付不起。
杨珩的忙碌也理直气壮。
但是对于广大书粉们来说:不回应?没关系。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