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让利于民

卫辰倒也没有怪罪孙卓的意思,毕竟这是朝廷存在了多少年的痼疾,也不是孙卓一个小小知县有能力改变的。

略一沉吟,卫辰对随行的幕僚方渊道:“本官欲设一河工署,专门负责河工一事。那些经验丰富的老河工,无论是擅长测水势、修堤、夯土还是能塞决口,总之只要有一技之长,通通招收到河工署雇养起来。回去以后,你拟一份具体的章程出来,送给我过目。”

“是,东翁。”

方渊将卫辰的要求一一记下,准备待会儿回到住处后,立马就着手办理此事。

孙卓见卫辰是要动真格,也是暗自咋舌。

之前雇役修堤也就算了,毕竟就那么三个月的功夫,可如今卫辰居然要出钱一直雇养着那些老河工。

这以后每年岂不是都要花出去几千几百两银子?

积年累月下来,多出来的这笔花销可不是小数目!

禹州经历过那么多任知州,恐怕也只有卫辰一人有这个魄力了。

当然,这也是卫辰基础打的牢,府库充足的缘故,否则再想为民办事,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据孙卓所知,光是禹州城里方兴未艾的蹴鞠比赛一年的收入就有上千两银子,仅此一项,就足以应付成立河工署的花销。

民不加赋而财税足,卫辰可谓是将这句话诠释得淋漓尽致。

搞钱这方面,还是要多向知州大人学习啊!

孙卓心里感慨着,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有一桩事情,或许可以投卫辰所好。

当下上前向卫辰拱手道:“知州大人,这内堤与外堤之间的数百顷淤田价值不菲,可要下官召集本地士绅,商议买卖淤田之事?”

“淤田?”

卫辰闻言微微一愣,当即顺着孙卓的指点,看向内堤与外堤之间的狭长通道内。

伏秋大汛一过,河水从外堤和内堤间退走,河道又重新收束在了内堤之内。

因为兴建了横堤的缘故,漫过内堤的河水并没有将淤泥带走,内堤和外堤之间就留下了数尺淤泥,形成了大片淤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