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

一到过年的时候,好似全京都的人都坐不住了,一股脑的蜂拥而出,在各大铺面徘徊,买起东西来,也格外豪气。

这会子一个年迈的大爷,穿着棉布袄,手里捏着荷包,在集市上寻觅。

手中牵着小孙子,约莫三四岁大小,手里拿着鸡腿,啃的欢实,老老实实的跟在后面。

老人边上跟着的约莫是福晋,精神抖擞的老太太,两条小短腿挥舞的飞起。

身后跟着一对夫妻,手上提着大兜小兜,都是馥园的包装。

看的出来,两人脸上没有任何不耐烦,有的只是无奈,那女子轻声道:“额娘,尽够了,馥园年节不闭市,到时候再来也成,您二老别破费了。”

他们今年外放,公婆非得说他们受苦了,拉着就是来馥园一阵疯狂购买,看的两人心惊胆战。

老头笑的见牙不见眼,满不在乎道:“没事,我俩买东西有抹头,无所谓。”

他们夫妻两人,都在馥园帮工,虽然只是清扫车马,可一年到头衣食住行全包,还另发银米。

说句不好听的,从来没有这么富裕过,临到老年,财运反而来了。

过年过年,就得这般红红火火。

小夫妻拗不过,只得跟在后头,瞧着老两口跟置办家业似的,买的尽是他们需要的东西,心中涌起一抹感动,跟丈夫对视一眼,无奈道:“随两老去吧。”

到时候他们该走的时候,再给两老留下些银两,以备不时之需。

他们两个还年轻,那里就需要老人贴补。

这样的情形在馥园处处上演,手中大钱多了,自然没那么在乎,彼此之间,相对也要宽容许多。

卫有期很欣慰,这一步她走了快十年,总算是看到了。

当初连京郊平民都衣衫褴褛的,那些偏远地区,简直想都不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