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4页

有关赵州桥的传说,实在是太多了。真定府境内的这座桥梁,几乎成了桥梁工艺的典范。然而,在张准看来,石拱桥,其实真的过时了。由于结构上的原因,石拱桥的跨度,不可能很大。想要横跨大运河,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架桥技术是必然要改革的,必然要学会用水泥钢筋混凝土,甚至是沉箱来架桥。

毫无疑问,架桥技术的发展,会带动所有相关工业的发展,如水泥工业,沉箱工业,钢筋工业等,都会得到整体的提升。同时,工匠们的地位,也会大大的提升。没有出色的工匠,肯定没有出色的桥梁,这是必然的。

一个国家的技术发展,特别是明国的技术发展,关键还得依靠这些工匠。明国和之前朝廷的士大夫,已经将技术作为奇技淫巧批判了几百年,甚至是上千年。张准想要一下子改变大家的思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单独依靠虎贲军的能力,不可能让每个工匠,都得到发挥的机会。只有进行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才能让所有的工匠,都有用武之地。一旦大量的道路开始建设,需要架构大量的桥梁,工匠们的地位,自然会水涨船高,其他人对工匠的看法,也会逐步的改变。

只有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行动,才能最终让所有的工匠,都获得他们应该有的地位,发挥更大的作用。工匠们的地位高了,收入高了,自然会有更多人投身这个行业。工匠的数量越多,技术改革的可能性就越大,技术进步的机会也越大。

“好的路线不多,希望大家早点做决定。”

张准不动声色地说道。

那些商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没有说话。张准今天所说的一切,好像已经超越了他们各自的思维。他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好好的琢磨,好好的交流,才能准确的理解张准的意思。

“来人,送客!”

张准挥挥手,神色漠然地说道。

他的思路,他的想法,都已经全部向他们和盘托出了,能不能把握住机会,就要看他们的本领了。机会,永远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这个能力,就只有被社会淘汰的份。

第827章 孙传庭的无奈抉择

北直隶,京师,紫禁城。

七月份的京师,气候已经相当的凉爽。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没有炎热,没有寒冷,没有风沙,天空蔚蓝,晴空万里无云。放眼看过去,无论是看到哪里,都能明显的感觉到,秋天来了。

以前的秋天,是春华秋实的秋天,空气中仿佛都带着丰收的味道,带着浓浓的水果香。但是,崇祯九年的秋天,不知道怎么的,紫禁城里面,却是格外的萧索,有些树叶甚至隐约有点发黄了。崇祯的心情,就好像是这些提前发黄的叶子一样,有点枯萎的迹象。

来自陕西的情况很不好,在鞑子南略的这段时间,陕西流寇蛰伏了一段时间以后,又声势浩大的起来了。李自成的部队,甚至一直逼近了西安古城,吓得就藩西安的秦王,急忙派人向京师求救。高迎祥的部队,攻克了凤翔。张献忠的部队,攻克平凉。曹操的部队,攻克了庆阳。基本上,陕西的西北部,都落入了流寇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