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页

吴阿衡沉思片刻,缓缓地说道:“这样涉及到根基大将名誉和性命的大事,还是要谨慎,谨慎。”

高起潜轻轻的点点头,然后将这份誓言折叠起来,还给张准。

张准也知道他们不会轻易的相信,接过誓言,收入怀中,淡淡地问道:“祖大寿的妻子儿女在何处?”

高起潜皱眉说道:“被鞑子羁縻不能归。”

张准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是羁縻不能归,还是不想归?”

高起潜欲言又止。这还真是不好说,谁知道到底是不想回来,还是被鞑子拦阻,不能回来呢?

张准冷冷地说道:“祖大寿逃归,以鞑子的凶残,居然没有连累他的妻子儿女,两位觉得可能吗?吴督师,要是你,先投降了鞑子,然后又逃归,你觉得你的妻女能够保存吗?”

吴阿衡沉默不语。

这是个非常敏感的问题。

祖大寿逃归,到底是自愿归来,还是鞑子要他回来,相关的疑问,并不是张准最先提出来的。事实上,在这之前,对于祖大寿逃归的质疑,就从来没有断过。直到目前为止,祖大寿的身边,都是带着很多人的,绝对不会单独出现,他担心东厂和锦衣卫的人会逮捕他。

史书记载,也许是为皇太极的盛情和真诚所感动,也许是耍手段,祖大寿在宴席上提出,锦州城中的将士都是在下的故旧,汗王对我等如此有再生之恩,如果汗王能信得着末将的话,就放末将回到锦州,待适当时机,说服众将,里应外合,便可智取锦州。

皇太极当即便应承下来。当晚,他亲自送祖大寿出营并扶他上马,随行的有他的义子祖泽远等二十六人,皇太极还特意安排了追兵,制造祖大寿突围而出的假象。

锦州城中的巡抚丘禾嘉、总兵吴襄,听到从大凌河方面传来隆隆炮声,判定必是祖大寿在突围,便率兵出城增援,行至中途,遇到了祖大寿,祖大寿就这样回到了锦州城。但此去便再也没回来,继续效忠于明朝。

对祖大寿的逃归,史家几乎一致认为他欺骗了皇太极。客观上看,祖大寿的行为,只能让人得出这样的结论。那么祖大寿真的存心要欺骗皇太极吗?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历史真相到底是怎样呢?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祖大寿回到锦州后的第三天,便派人给皇太极送信:“锦州兵甚众,将从容图之。尔诸将家赂,已潜使人赡养。后会有期,倘有衷言,即遣人来无妨也。”

皇太极令来人叮嘱祖大寿不要忘记了约定。祖大寿回信说:“期约之事,常识于心,因众意怀疑,难以骤举,望汗王矜恤归顺士卒,善加抚养,众心既服,大事成矣。至我子侄,尤望垂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