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萍笑道:“那可有点麻烦,一个是交通不便。在内地,能当上司机那都是好工作,一个月能挣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如果住在这里,我要花钱买车请司机,这笔开销加在一起就能再买一栋楼了。盒子比珍珠还贵,反正我是承受不起的。”
曹敏莉点点头,颇为认真地询问她的意思:“如果有专门的巴士线,那你还会为此烦恼吗?”
她的国语相当流利,如果说慢点儿,一般人都听不出来香港口音。
周高氏先抢着回答了:“那也不行,太远太麻烦了。我就是在园子里种的菜,我还得去街上买肉买鱼是不?总不能天天吃素。我出去一趟就要坐车,车子又不晓得要等多长时间,我是不愿意这么麻烦的。”
她现在就怕女儿会心动,直接掏光了腰包,买这里还看不到影子的楼房。
周秋萍也诚恳地点头:“是这个问题,生活配套设施没跟上。没有菜场,没有商场,连杂货店都没有,一家人坐在这儿就跟孤岛似的。我想不仅仅是我,绝大部分内地人都难以适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那是要见识过甚至看烦了灯红酒绿后才想寻找的清净。现在,大部分内地人可能更喜欢热闹和繁华。”
“那我应该在这里建一个百货商店,还有菜场?”
周秋萍笑道:“这么说吧,曹总。不知道你有没有去过内地的工厂家属区?那里就像一个小型城镇。不管商店、菜场、杂货铺,还是学校或者医院,甚至连修车铺都一应俱全。生活在厂区里的人都已经习惯了一抬脚一出门,自己的生活都能得到满足。这才是我们大部分人想要的成熟的生活区。至于别墅和普通居民楼的区别就好比干部楼和职工楼的差距。整个大框架没什么区别。”
曹敏莉一直在侧耳倾听她的话。
她旁边的助理苏珊更是拿出了纸笔认真地记录。
周秋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我就是一说,一家之言而已,不能代表其他人。可能是我不够有钱,所以现在承受不起。而且工人随着工厂走,工人家属区的房子不愁没人要,厂里直接就给分配好了。而且大家抬脚就能去工厂。生活区和工作区非常近。但商品住宅性质不同,即便你把一切生活设施都安排好了,大家也未必愿意过来买房。我这也是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