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王老师惊讶不已:“那如果登两三篇文章,相当于我一个月的工资了。”

周秋萍给她画大饼:“何止呀,你要是变成知名乐评人,稿费能一个字一个字的给你算。搞不好一篇文章都等于你几个月的收入了。你英语好,听力好,能听得懂bbc的英文,就不要浪费你的优势。好好听节目记下来,做成欧美乐坛快讯的方式也行。你自己写,也发动你圈子里的朋友写,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热闹。”

王老师被她鼓动的热血沸腾,到后面也不说自己不行的话了,反而表示她可以试试,尽快将稿件寄过来。

挂上电话,周秋萍还是不能歇下。

她盘算了一下自己手上有的钱。

除却投入到部队贸易公司里钱滚钱的部分外,她自己在宁安县城卖衣服卖电子表卖磁带,加在一起挣的差不多6万块钱。

她准备在里面抽出1万块用于办杂志。这部分钱,她没打算放在米瑞克音像店的账里。因为她想有自己独立的事业。

这样等到杂志盈利后,她就不是经理人,而是老板了。

周秋萍干这事一点儿也不心虚。

音像店和杂志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尤其前期杂志白送时,完全是她掏钱给音像店打广告。那后期她挣钱不是理所当然的吗?谁能长期靠爱发电啊?

打定主意后,周秋萍又往海城打电话,她拜托侯晓斌帮自己收听海城电台关于欧美流行音乐介绍节目,不知道这家伙到底有没有放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