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衍和叶咸的战略战术安排,很难说谁比谁更加高明,只能说双方各有打算。刘衍想要依靠羯人善战的优势,打破魏队不可战胜的神话,让中亚各国都掀起反抗魏军西征的。而叶咸则是想续写魏军无敌的神话,让中亚各国再也生不出反抗的心思。当然,最后会出现什么结果,就要看双方战场上的表现。
麻光弼的凿穿战术,打了将近一个时辰,仍然没有奏效。八千精锐伤亡过半,马力也渐渐疲惫,麻光弼不由得大急。然而在这个时候,骑十九团接替指挥的十九三营少校副营长石斌却下达了“断锋”的战术指令。
整整一个排,五十六骑,每八骑并列,用绳索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小型的连环马阵。这是一个陷井,目的就是打掉羯人最后的灵魂“麻光弼”。
麻光弼的战马已经换了三匹,就连他的狼头重刀也折断了,此时换成了一柄马矟。每八骑形成一个内凹型的半圆,中央两刀,左右六枪,形成一个锁子!很快八骑与麻光弼接战了。左右各三柄长枪如毒蛇出洞,直取麻光弼的要害,而中间两柄横刀也蓄势待发。
然而,麻光弼端是了得,马矟一轮,六柄长枪应声而断,而此时两柄横刀也横劈而下。可惜,麻光弼的速度太快了,在横刀六名长枪骑兵后,他还有时间刺杀那两名横刀手。不过,麻光弼也不是没有危险,八匹连环战马将麻光弼连人带马困住了。在这个时候,第二个八人小组又开始出手了。
“救将军,快救将军!”
羯族见麻光弼遇险,也纷纷怪叫着冲了上来。只是他们却已经来不及了。麻光弼无奈,只得来一计漂亮的镫里藏身,躲过了这致命的六枪。可是他的战马却没有那么幸运了,至少四枪刺中了麻光弼跨下的战马。战马嘶鸣着,倒在了地上。
看着麻光弼坠马,其他羯骑都快疯了,而魏国安西军将士则开怀大笑。
随着麻光弼坠马,生死不知,羯骑精锐顿时失去了指挥,方寸大乱。而这个时候,跟在八千精锐羯骑身后的石国轻骑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他们看着麻光弼杀得安西军骑兵节节败退,感觉魏国安西军其实也不过尔尔。
然而,除了这八千精骑之外近两万轻骑就差得太多了。毕竟刘衍原来并不是名义上的石国国王,要想在石国境内隐藏一支军队非常困难。八千精骑已经是他能做到的极限了。而这近两万名轻装骑兵,都是从石匠会各部抽调的青壮。虽然这些青壮人人弓马娴熟,然而在战阵配合上面,比那八千精骑就差得太多了。
原本,只是麻光弼率领那八千精骑与安西军骑兵恶战,一时间羯族骑兵倒不露败象,反而隐隐占据了些许优势。可是安西军却有足足一万八千余骑,特别是那些后面观阵的羯族轻骑,眼见安西军有些不敌,就感觉安西军也不过如此。他们就变得嚣张起来,再加上麻光弼坠马,这些羯族轻骑主动进攻。
这些羯族轻骑,装备是万国牌,武器也是五花八门,他们纷纷怪叫着,向安西军骑兵左右两翼步兵扑去。
负责这支羯族轻骑的不是别人,正是麻光弼的副将汲哈德。这个汲哈德乃麻光弼之父麻秋生前的部将汲鱼之子。公元347年,后赵将领孙伏都、麻秋率步骑三万长驱济河,攻略凉州,又下大夏城,声势汹汹。凉主张重华命谢艾出战,谢艾设伏兵,大败赵军,斩麻秋将杜勋、汲鱼,俘斩一万三千级,麻秋单马奔大夏。其后麻秋收养杜勋和汲鱼的儿子为养子。然而,在冉闵颁布杀胡令时,麻秋众多养子大都叛变了,而汲哈德却跟着麻光弼一路逃亡。
在汲哈德看来,魏国安西军骑兵倒不是弱旅,毕竟麻光弼率领八千精锐,只是稍占上风。自己麾下这些轻骑就算冲过去恐怕也占不到什么便宜。不过他打算冲击魏国步兵大阵。即使魏国安西军步兵再多,也不可能拦住他们如此强悍的骑兵的冲锋,他只需突破安西军的步兵防线,便可以任由他所为了,到时候他可以领着兵马,兜过来从屁股后面再给安西骑兵使劲的来上一击。
这近两万轻骑绕开顶在前面的安西骑兵,来一个大迂回。结果这次进攻倒非常顺利,因为他发现安西军骑兵根本没有心思去拦截他们。事实上他并不知道,叶咸早已命魏国骑兵根本不要顾及步兵这边,因为合成一股的羯族骑兵步兵阵应付起来比较吃力。可是他们一旦分兵,安西骑兵也会减轻不少压力。而步兵也有足够的实力应该骑兵的冲锋。步兵阵,其实就是叶咸排出来的一个陷井,只是羯族骑兵能坚持到现在倒出了叶咸的意料。
汲哈德一路有惊无险,绕行五六里路,这才对准的魏国安西军步兵大阵。魏国步兵大阵已经遥遥在望,不过里许距离。这个时候汲哈德已经露出了狰狞的笑容。步兵面对骑兵先天性的劣势。汲哈德甚至觉得自己已经看到了安西军步兵被他们杀得血肉横飞的场景了,而且安西军阵列前面甚至连拒马和鹿砦都没有摆放,汲哈德认为安西军实在太大意了,甚至太过瞧不起他们羯族骑兵的冲击力了,于是他大声吆喝着催促着手下兵马,加快的朝安西军步兵阵冲锋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