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很深了,冉明却毫无睡意。他和石越一样,如果这样退兵,非常不甘心。冉闵为了统一天下,已经准备了五年,耗费大量的物资和装备,如果一旦南征失败,他再想组织一次如此规模的南征,恐怕在朝中就会受到非常大的阻力。况且,冉明也不止晋朝一个敌人,还有笈多帝国,那才是冉明的心腹大患。历史笈多帝国虽然没有进攻晋国,可是却派出了商队抵达了广州,恐怕晋国得已幸存还是淝水之战余波的影响,氐秦近百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给了笈多帝国极大的震撼,这才是让笈多帝国不敢沿着中南半岛北上的真正原因。摸不清晋朝真正的实力,笈多帝国不敢动手,自从超日王死后,笈多帝国就开始由强盛走向衰弱,这是一个运气的因素。冉明不敢把魏国以及整个华夏民族的命运,寄托在笈多帝国不进攻的侥幸心理上。
必要的时候,他必须率领整个魏国以及华夏民族抵抗笈多帝国的进攻,这是一场关系着民族生存地位的争斗,笈多帝国和那些游牧民族不同,他们是拥有着完善政治体制以及宗教信仰的国家,更加头痛的还是拥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
冉明抬头望着天空,风云在变幻着,在这个春日将去,秋日将来的时候,天空竟然排布起了乌云,仿佛要下雨。空气仿佛加重了一般,有一种整个天空都要压下来的错觉,而风依然强劲,夹着带着江水湿气的风击打着人脸,云层中偶尔响起霹雳,似乎这场雨的雨势还将不小、
冉明心中忽然产生了一种荒谬感,长江下游距离梅雨季节还有两个多月,在这个时候虽然会加杂着小雨,可是却不会下大暴雨。
自己的军队竟然会产生动荡,司马聃居然还有咸鱼翻身的机会,冉智居然征服了朝鲜半岛南部以及倭奴国,更荒谬的感觉是:在一刻钟之前他还胜券在握,现在却仿佛被死亡拉住了双脚。
冉明也不是神,他不知道就在他忐忑不安纠结战退的时候,晋军上下全部都卯足了劲,准备全歼征南军,活捉他这个魏国皇帝。
站在司马聃身边的萧乐子,看着满堂信心倍增的将领,心中有点忐忑。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道:“陛下,如果魏军此时不撤退,而是背水一战,先灭我军再回师援邺的话,我们的局势恐怕非常不妙。”
司马聃也不再是当初的小白了,他多少有了点军事理念和知识,他也点头道:“此时要想组织二十余万军队撤退,难度不小,即使不会全军哗变,那么肯定会乱成一片。不过他若是攻击惠山大营,甚至进而夺取无锡的话,那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想到这里,司马聃转而向司马晞道:“皇叔,惠山大营守住三天,没问题吧?”
“臣死战到底,绝对后退一步!”司马晞朗声道:“臣从淮安撤到扬州,再撤退到京口,如今已经到了惠同,臣不打算再退了,惠山就是臣的死地!”
看到司马晞向司马聃表忠心,周仲孙也大声道:“陛下,臣亦死战锡山,绝不后退半步。臣今天就把棺材抬到锡山大营,决死一战!”
萧乐子道:“陛下,其实我们在无锡城中还有三万斤火药,如果动用得当,恐怕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司马聃道:“皇叔,周将军,朕再给你们二人各一万斤火药,必要的时候,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
火药的威力如何,在场的众人都异常清楚。特别是周仲孙,显得异常兴奋。
与此同时,冉明突然想到了解放士气的办法,他悄悄去了士兵委员会。士兵委员会是冉明建立军中的一个基层组织,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形成唐朝的藩镇之祸。魏国的疆土越来越大,边镇将军虽然不管民政,可是仍有形成藩镇的土壤,为了监察将军在徇私舞弊,以及克扣军饷方面的问题,这就是冉明组建军队士兵委员会的真正动机。
不过,冉明可没有打算弄什么双层领导机制,搞什么支部建在连的动机。因为冉明知道,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后世军中仍然派系林立,即使太祖也无法全面掌握军队,他只能控制着大义。
冉明来到征南士兵委员会总部,这个总部其实就是后勤辎重营的一个物资仓库,已经消耗过半的大型仓库里,密密麻麻挤着五六百号士兵。一名手持铁皮喇叭的士兵在台上演讲,而台上还有四名士兵快速的记录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