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殿下,出了大事!”
邺城东宫银安殿正殿,裴弼急匆匆的冲了进去。只见太子冉智端坐正,脸带着一如往常的淡泊和平静。
在冉智下首则原东宫洗马刘矫,东宫长史刘念,当然还有宾客崔潜、李固、郑喆。
当初冉智被冉闵发配军,东宫众属官见冉智似乎没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了,为了害怕受到太子的牵连,东宫众属官除了录事参军裴弼之外的所有人都纷纷跟冉智划清界线,让冉智着实体会了一下,什么叫做世态炎凉。
冉智重回邺城,自然不会给这些东宫属臣什么好脸色。面对携带着大量礼物,姿态放到最低的众属臣,按照冉智的意思,是全部赶出去。
后来还是裴弼向冉智谏言:“作为君主不仅要有治国之才,更需要有识人之智,用人之术,更少不了容人之量!人无完人,金无赤金。殿下若是因为他们这些人曾相恶,而耿耿于怀,这会让天下人如何看待殿下,如何向殿下效忠呢?这大魏众臣既有正人君子,也有骑墙看风的奸邪小人,既有既有忠于陛下的直臣,也有秦王殿下一系干臣,难道殿下要如此经纬分明吗?”
冉智想了想也是,如果真正登大宝了,才秋后算帐也不算迟,现在还为时过早。所以冉智听从了裴弼的意见,将东宫众属那不快的一幕揭过了。
可是这件事仍在冉智心留下了影响,让冉智非常不舒服。
不过,冉智也是一个很会隐忍的人,他装作毫不介意,实则暗恨不已。
看着裴弼如此急匆匆的而来,冉智觉察到了可能有要事发生。冉智冲东宫众臣道:“孤奉命监国,希望众位爱卿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刘长史与华夏商盟会首刘原私交不错,可以代表孤登门拜访,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争取让其开放一批平价粮食,孤不会让他白做的,只要让大魏渡过眼前的难关,孤肯定会书父皇,对其升官加爵。甚至可将其提为士籍!”
按说,冉智对刘原开出的价码可不算低了。
冉明虽然优待商贾,但是在社会这个大环境里,商贾这个低贱的社会地位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士族和豪强都看不起商贾,不与商贾通婚,既使是张询、王成这样的大豪商,也只有那些小士族为了金钱利益才与他们通婚,那些士族豪门是不屑与他们往来的。
刘念是刘群的侄子,刘群虽然退下来了。
不过看在刘群的面子,刘原一定多少会给点面子。刘念也想借着这个机会与冉智改善一下关系。接着冉智又对宾客崔潜、李固、郑喆三人道:“你们也要尽量努力一下,崔氏、郑氏、李氏都是天下名门望族,一定要做出一个表率!”
事实冉智的工作方向也没有错,第一他向华夏商盟寻求援助,同时向士族豪门求帮助。和华夏商盟的态度不一样,冉智也清楚这些士族豪门的贪婪的性子,每到天灾人祸时,都是士族豪门疯狂敛财的最佳时机。
正常情况下一亩田高达数十万钱,纵然士族有钱,他们也不想这么用正当手段买田置地。在冉明的暗地里推动下,魏国的物价慢慢降低,特别是百姓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