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府的气氛显得诡异,很快就被细心的李业感觉到了不对劲。
在得知邺城来人之后,李业第一反应就是东窗事发了。他向冉明献计,利用关陇豪门共同捧杀谢艾的事情,出了差池,非但起到预想的效果,反而引火烧身了。
李业不是笨人,如果冉明没事,他就算受到一时的委屈,冉明也不会亏待他。如果冉明倒台,他这辈子就再也没有出头之日了,就凭他的长相,还有出身,已经让他的仕途之路关上了门,好不容易遇到不计较李业那不敢让人恭维的长相,也不在乎他那庶民的身份的冉明,也让李业有了士为知己者死的感觉。
李业找到冉明时,首先看到的就冉明那张布满阴云的脸,冉明正行色匆匆的收拾书房里的各种文案,特别是旁边放着几个已经打好包的包裹,也更加印证了李业的猜测。肯定是东窗事发了。
“秦王殿下,莫非有要事发生!”
冉明点点头,指指了东方道:“邺城来人了!”
李业点点头。又问道:“不知殿下打算怎么做?”
“孤还能怎么做?”冉明反问道。
李业一时语塞了。冉闵的刀已经架在冉明的脖子上了,他无非有两种选择,要么认命,要么起兵造反。如果冉闵死了,冉明起兵反冉智,冉明的胜算很大。他们兄弟相争,至少会有是一部分大臣会坐壁上观,可是要反冉闵,恐怕魏国所有人都反冉明。等死是死,反抗也不过是挣扎一下而已。李业的一颗心慢慢的沉了下去。
“我命由我不由天,孤不会认命。”就在这时,冉明却道:“你看这里!”
“高昌?”
冉明点点头。
李业道:“高昌是和交河齐名的丝绸之路名城,西汉大将李广利在此屯田,东晋咸和二年,凉国国主张骏消灭晋朝戊已校尉赵贞势力,并在此设立高昌郡,辖高昌、天山、交河、柳州、蒲昌五县,有户四千三百余,人口三万余。高昌也是丝绸之路的东西交通要道,战略地位非常重要。”
“这样重要的战略要地,岂能掌握在别人手中?”冉明笑道:“孤欲拿下高昌,不知元美有何妙计?”
“妙计不敢当!”李业抚须笑道:“大王不妨出河西巡视春耕开展工作,然后命各部首领去行辕觐见!”
冉明一听这话,喜上眉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