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多里地的路程,就是步行也走不了一个月啊?谢安北上,肯定会乘马车,马车轻轻松松可以日行百里。
“此事说来话长!”谢奕叹了口气道:“这还不是因为琰儿?”
“谢琰?”冉明知道谢琰是谢安的儿子,好像历史对他的记载并不是太多,虽然没有多加褒奖,但是也没有诋毁,好像是资质有点平庸。
谢奕“原来安石应该在半个月前就可以抵达邺城,然而琰儿刚刚到达不其却偶感风寒,不得不停在不其就医,这才耽误了行程。”
“原来如此!”
谢奕看着冉明连打哈欠,以为他不想与自己交谈,就直接抛出了来意:“不知殿下何日会返回邺城?”
冉明恍然大悟,原来谢奕的目的,还是不想离开谢道韫,至少是不想让谢道韫跟随自己返回邺城或者是胶东国。
冉明想了想道:“外舅多虑了,吾已经奏请父皇,待孩子出生以后,再回返邺城。”
谢奕这才感觉心中好受点,必竟谢道韫待产还需要五个多月的时间,他还可以看着谢道韫。谢奕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人老了,就总害怕孤单,不知怎的,老夫心中总有一个感觉,恐怕老夫时日不多,如果道韫这一去,恐怕再无相见之日。”
冉明这才想起,谢奕在历史上当了豫州刺史不到一年就因病去世,好像陈郡谢氏的男子,大部分都是短命,五十来岁纷纷病死,或者是一种家族疾病。冉明虽然不喜谢奕,可是也知道谢道韫却是一个孝顺的女儿,如果谢奕死了,他一定会难过。冉明虽然不会治病,不过葛洪会啊,放着这么一个大神医不用,简直是浪费。
二月春风似剪刀,一辆宽大的马车,上面帘子掀起,一个中年文士,怀里抱着一个妩媚的可人儿,兴致勃勃的打量着官道两旁的景象。
“爹,前面就到历城了!”马车前面一个矫健的少年骑士回首道。
这一行人不是别人,正是谢安,谢琰,谢郎。还有谢安妻刘氏之妹的儿子,禇闲。虽然魏国的军事实力很强,但是这并不是谢安真正归心的地方,他还需要看魏国的地方治理情况。秦朝军事实力是当时最强大的力量,可是始皇暴病而亡,秦朝立即陷入动乱。
作为谢氏的实际上灵魂,谢安当然要充分考查清楚魏国的真正,才决定是否让谢氏投降。比其其他士族,谢氏稍好一点的就是他们的野心不太大。
进入魏国境内,谢安明显感觉到了魏国和晋国的不同,这里到处焕发出生机,而不像晋国那样暮气沉沉。特别是魏国那些黑衣黑甲的士卒,他们个个强壮彪悍,眼神锐利,充满了压迫力,比起晋朝的官兵,似乎不用武器,也能一个打好多个。
而且让谢安惊讶的是,魏军的士卒,并不存在欺负百姓的现象,而且百姓和他们相处也很和睦,不像晋朝百姓,看到晋军士卒畏惧如虎。
可是刚刚来到历城,谢安就遇到了一大股拖家带口,逃至这里的晋朝百姓。人数不少,足足四五千人,这应该是几个或者十几个较大的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