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食物什么的最容易被人栽赃,余颖最终放弃了最终选择这种挣钱的方式。
想想原主的特长,原主是会用缝纫机,也就是说会做衣服。
这个不错,这时候还是先整点钱,把外债还了。
当然余颖是没有打算一直干什么裁缝,还完债之后,再干一顿时间,就是为了攒一些钱做本钱,做些生意,最后转向金融,准备炒股。
之所以余颖打算挣一大笔钱,是因为余颖从原主的遭遇里,想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养老问题。
事实上养老问题是个大问题,比如原主是一个农村的老太太,按说是有儿有女,绝对是养老不愁,但是事实上并不是如此。
当然原主落到这个地步,是有诸多原因的。
最重要的原因,是原主就没有多少钱,她能挣钱的时候,主要任务是还债,后来有点钱,要养女儿的同时,孙子、孙女又被轮流扔到原主那里。
原主作为长辈,就把钱花在孩子们的身上,一来二去,没有攒住钱。
啧啧!余颖回想了一下,感觉原主有些傻。
诚然原主是个好妈妈,这一点余颖不否认,可以说为了儿女付出了所有。
但是,这一种太过付出的方式,让对方不会感恩,只会认为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即使是母子之间,这种倾尽所有的付出,让原主的儿子们一直是理所当然接受母亲付出。
就如同空气是最廉价的,不要钱,只有当人们无法呼吸到空气,才会感觉到空气是多么的珍贵。
而原主的母爱,因为无处不在,所以变得无所谓。
事实上,原主应该不知道这三个儿子就是不可依靠。
而这一点,余颖在接触了这三位之后,很快就感觉出来。
而且那三个儿媳更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成了一家人之后,只会和原主的感情一点点淡漠下去。
所以原主在瞎了之后,丧失了劳动能力,再没有了钱,才会成为一个三个儿子眼里的大包袱,人人厌恶。
这种情绪又传给了孙子辈,纵然是原主劳心劳力一个个把孙子辈养到上小学,甚至上学之后,他们那些孩子也多是原主这个做奶奶的,做饭给他们吃。
但是从父辈那里,孩子们就没有学会一颗感恩的心。
那么付出再多,也就是付之流水。
所以不是做好事,一定会得到回报,对于某些人,付出再多,也得不到回报。
对于这一点,余颖是早就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原主应该不知道,她只是用自己的所能,付出了所有,幸亏还有个女儿算是孝顺,不然简直就是亏死。
算了,不要想这个,余颖吃过饭,早早去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