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趁着中间休息的时候,余颖把刘太太的消息看了一遍,感觉换换脑子后,又开始处理京城里的消息。

要知道双方面开战后,皇帝那边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京城里在上演N龙夺嫡的大剧。

其实夺嫡不是个容易事,要有文武大臣作为班底,还要有大把大把的银子做花费,最重要的是要有军权,方方面面都考虑好了之后,才有资格下场争皇位。

但是现在坐在那里当皇帝的人,掌控欲太强,不肯放手权柄。

再加上一直镇守北方赵王。也是格外的强势,所以这些皇子们一个个活得有些憋屈。

事实上这时候的京城,真正聪明的人家,尽量不要卷进去夺嫡的风波里,但是有时候事不由人,他们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说起来,这一次的皇位争夺战里,各个皇子都不是省油的灯。

也许是因为皇帝抓得过紧的缘故,逼的这些皇子们一个个都是走了邪道。

最最可怕的是,皇帝的那颗猜忌之心在急剧膨胀,看着那些成年皇子就不顺心,把疼爱儿子的心,都放在自己小儿子的身上。

看到这里,余颖感觉这皇帝已经快和宣宗皇帝差不多,已经是老了,变糊涂了,还霸着皇位。

其实余颖都不知道,现在的皇帝到底是在养儿子?还是养蛊?

把这一群儿子都拘在京城里,放任他们之间的争斗,在皇帝看来,大把权力都在他手里,那些皇子们一个个能翻得出什么浪花?

但事实证明,这些人越是压着,越是想要折腾。

看到这里,余颖吹了一声口哨,这一场皇子间的争斗只怕比九龙夺嫡还要惨烈,而且养出来的皇子一个个都是暴虐的性子,一不如意就要杀人。

这就太好笑了,这些皇族的一切举动,让余颖记起大儒孟子的一句话: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说到底,余颖认为这种皇帝已经没有必要效忠。

事实上蜉蝣城的宗旨,就是这位儒家的名言,对所谓的君主,不可以一味的退让。余颖看够了忠臣忠心报国,却被君主以种种理由坑杀。

余颖不想让蜉蝣城的人,也落入这个下场。

当然这一点,余颖不会是大刺刺说出来,不然绝对会让每一任皇帝视蜉蝣城为大敌,而是潜移默化地在日常里留下痕迹。

说起来,现在蜉蝣城和赵王系是同伙,但是一旦赵王当上皇帝,就很难说,毕竟人是善变的,这一点余颖是早有准备的。

比如皇帝和赵王一系,不原本也是同胞兄弟,不也是兵戎相见?

当然主要是皇帝做的太过分,赵王趁机发难。

要知道这些年不单单是皇帝记恨赵王府,就是各个皇子何尝不记恨赵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