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四章 班师回朝三

「哦。」叶桓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他对诸葛家把技术最好的工匠带走并不感到奇怪,毕竟培养一个好工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这个技术依靠师父手把手教会徒弟的传承模式,每个大工匠都是一个家族的宝贝,虽然很多世家门阀以前并不看重这些出身低下又是下九流职业的工匠,但是自从叶桓把工匠地位提高,重用工匠,大汉王国穷出不群的各种新式工具,更重要的是那些新式武器都是由工匠发明出来的,这时整个天下的各大势力和世家门阀就没有不重视自家工匠的,尤其是技术顶尖的大工匠。</p>

「愿意去辽州的工匠有多少呢」</p>

早就对各个数据了如指掌的公孙武很快就回答道「有四千多人,加上他们的家属,总共人数有二万一千多人。」</p>

差不多有一半的工匠愿意迁移到辽州,这个数字已经很不错了,叶桓原先估计大约可能只有两千人左右,还是那句话,故土难离,只要不是活不下的话,夏人很少背井离乡的,就算是</p>

死也要落叶归根,很多在外地跑江湖的身亡后,他们的家人都会雇佣赶尸人,把尸体从外地运回家乡安葬,特别是现在这样的混乱时代,赶尸人的生意好得不行,江湖武林中就有敢是门派,毕竟路途遥远,没有一定的武功修养根本就不可能顺利赶尸。</p>

「说一下造船厂的情况。」</p>

「好得,大王。」</p>

公孙武心里很高兴,因为大王这么重视工匠和船厂的事情,只要自己把这两件事办好了,自己必然可以大王心里加重自己的分量,未来葛明志卸任内阁首相后,自己就会有更大的机会担任内阁首相。</p>

没错,公孙武也是有一颗上进心的,毕竟他已经是六部尚书之一了,再想进步就只有内阁首相这个位置了,至于诸葛明什么时候卸任,他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是他还是收到了一些消息,听说大王在考虑文武百官退休的问题。</p>

原来的王朝官员们基本上就是一个终生制的,只有到了实在是干不动了,或者是干脆得到绝症死掉,这才有机会把官位空缺出来,这就造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后面有着很多年轻的官员得不到晋升,或者干脆没有官位安排。</p>

特别是大汉王国大力推广适龄孩子教育制度,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国家的士子会变得越来越多,如果还是按照以前那种官员</p>

制度的话,未来肯定会造成很坏的结果。</p>

公孙武虽然只是工匠出身,但是做了这么久的,他自然也知道大王考虑的官员到了一定的年龄就退休制度对国家来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p>

这些东西只是在公孙武心里一闪而过,很快就消失不见,现在并不是考虑这么多的时候,他定了定神,接着说道「诸葛家留下的造船厂规模比我们大汉的要大很多,里面的各种工具设备,还有造船的材料诸葛家都没有去动,特别是诸葛家还留下了一些造船技术资料,虽然不是诸葛家造船的精粹,但是对我们大汉未来的造船技术提升还是很有帮助的。」</p>

「诸葛家留下的工匠大部分都是出自于这个造船厂,当然,还有一部分是其他技术工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