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套体制是两百多年前的,其他国家早就废除了。
如果云九天不再提,海狮城这回也勉强算是破而后立,总算跟落后的社会体制说了再见。
耿江岳漫无目的地走着,思维天马行空地发散。
独自一人走在海狮城的充满异域面孔的环境中,显得颇为扎眼。
借读此地的海狮城学生,和贝马大学的土著们区别很明显。
东华族的面孔是其次,因为贝马大学本身也有不少东华族的学生,主要的差别,还是在服饰上。耿江岳他们这些海狮城学生拿到手的校服,严格意义上来讲,就是军装。
因为海狮城的特有体制,大学生毕业八成是要入伍,所以不管是大专还是本科,不管是什么专业,一旦考上大学,也就意味着已经成了预备役,是国防生。
和正规军的区别只在于,肩膀上没有军衔。
另外根据海狮城原先的宪法,一旦战争开启,学生兵也要随时准备上前线。
前段时间,海狮城里的不少学生就是这么死的。
眼下海狮大学说是还有五千名左右的师生,但大多数都已经走上了实习岗位,还留在学校里读书的大一新生,总数不会超过两千人。
贝马大学的超级大楼又大得吓死人,再把研究生和本科生分开来,玄科、秘科和医科分开来,各个专业分开来,每个区域里的海狮城学生,基本就不剩多少了。
什么叫异类,一下子就能从自己身上感受出来。
耿江岳一路溜达,不知不觉,从医科教学区走了出来,然后也不知道是怎么拐的,就拐进了贝马大学的社科学院。看到社科学院的门口有个讲座的招牌,标题是《海狮城的出路在何方?》,其实原本更适合去学点国际政治关系的耿江岳,顿时来了精神。
反正今天只是见面会,下午没有课,就屁颠颠地直接走了进去。
对路不熟的耿江岳找了一圈,十来分钟后找到教室的时候,屋里头的讲座貌似已经结束了,不过人都还坐着,两拨人也不知道是在吵架还是在辩论,说得口沫横飞。
耿江岳大咧咧地直接从正门走进去,跟坐在讲台后的教授一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