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页

“哈哈。 。好,是该买,这些可都是出息。”余何氏很高兴说道,“但这钱还是要收,应急的银子,之前给的那一百两,一个铜板都没用,有呢。”

“娘,你就拿着吧。”余老头满眼温和的神色。

余刘氏也懂,小儿子一家子给自己钱,也是变相的补贴老大家。

“娘拿着,但只拿五十两,最多了,不然我就不要。”余刘氏认真说道,“青香斋是你们开的,铺子是你们买的,就算想补贴,铺子租金也得要吧。”

余老头和余何氏听了也不好再推拒,收了一百五十两,零散的就当做过年给余刘氏的孝敬钱。

“都带来那么多年礼了,银子给什么。”余刘氏说什么也不要。。最后妥协的给余老头他们十两整银,零散的算孝敬钱,普通人家一年到头来个,给个五百个大钱就很好了,余刘氏总觉得五两并三百九十八个大钱多了。

“娘,这趟回来,希望您和大哥他们能跟我们去临川县,在铺子里做活,想去庄子那也行,这样我们住在一起或住得进,也方便,还能互相照应。”余老头期待的看着余刘氏说道。

现在自家在临城县有三处产业,娘和大哥一家子都去,完全不成问题,每个人都能落实活干,而且自家打算给他们买处小宅子,大哥一家子有了自己的宅子,想来在县城定下来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了。

“西来,娘知道你孝顺,知道你关爱你大哥,但我们不去了,河山镇做做铺子,村里种种地,这样的日子已经非常好了,这么久,家里攒了不少银子了,加上你们陆陆续续给我的,给几个小的嫁娶完全不成问题,家里吃得也好了,在整个上余村都是头几份的,这样很好了。”余刘氏满脸慈爱的说道。

“娘,去了临川县也是这样的日子,就是换了个地儿而已,庄子里多的是地,还有成片的果树,如果大哥他们想过安定的日子,就守着这些地里的活;如果想做铺子的,青香斋里的活计跟河山镇的一样,大嫂他们也是做惯了的,虽然离了家乡,但跟我们近了。”余老头说道,“住得地方,我会给大哥他们在铺子附近买座小一点的宅子,有了住处,不需要担心其它的了。”

“西来,人的心是不一样的,有些意志坚定,无论身边的事物发生什么变化,仍能坚守本心;但有些见过了更广阔的天地,这心就会不一样了,会变坏,会不知足。”余刘氏微笑说道。

“你们一家子都是前者。都是好的,但你大哥一家子并不都是,娘看了这么多年,看得很明白,所以给买宅子的事不能做,你们之前给的不少了,他们也积攒了不少,全家努力做个几年,宅子买得起的。”

“帮助是可以,但打算、下决心得他们自己去做,他们如果能有这个上进的心,大胆的去了县城,几年后娘用你们给我的钱给他们贴补些,给买座大的宅子。 。这样就成了。”

余青梅听了满眼崇拜的看着余刘氏,自家嬷嬷的眼见真是开阔,再明白不过的一个人了,自家聪明的肯定是遗传了嬷嬷的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