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热闹闹、开开心心的聊完事,余老头一家回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剪剪窗花,写写对联,家里顿时就有年味儿了。
腊月二十五,余老头一家磨了很多黄豆,做了豆腐,整板整板的冻在屋外,这趟回来特地把锅子、架子、蘸酱都带上了,余何氏切了豆腐、片了肉、包了油面筋、做了鱼丸、切了土豆、萝卜、香菇一早就把大骨炖上,今晚要请余东来一家子来吃锅子。
余老头驾了驴车去接余刘氏他们。
余刘氏他们是第一次吃到锅子,看着满桌准备的生吃食,满眼新奇。
余虎虎在青香斋的时候吃过,为家里人讲解,“喜欢吃什么夹了到锅里涮熟,然后蘸上喜欢的酱吃,味道好极了,不喜欢蘸酱的可以直接吃。”
余何氏提醒众人小心娃们,毕竟锅子热乎的很,里面的汤底也是滚烫的,沾到、碰到就不好了,娃们就别涮了,大人帮着夹。
余青梅看了余宝宝一眼,发现跟去年相比,这个小侄子有所变化,爱吃这点是没变,不过人到瘦了、黑了不少,也不会争着抢着吃食,动不动跟大人告状,看来自家嬷嬷教育的很好。
余宝宝跟余刘氏坐在一块,刘草就是偶尔帮着烫了夹给余宝宝,大部分都是余刘氏帮着涮的,看来现在是余刘氏带着余宝宝。
刘草经了那事倒也老实了。
“对了,小伟,嬷嬷有个事要麻烦你帮着问问。”余刘氏看向余小伟说道。
“嬷嬷,什么事?”余小伟问道。
“你去杨秀才那的时候,帮着问问,我们打算过完年送辉辉和宝宝去私塾。”余刘氏说道,“念些书,认点字,就算考不上,不当官,也总比地里刨食大字不识的好。”
余小伟点头,“好,孙儿正打算明儿去一趟嗯,正好把这事说了。”
“那太好了。”余刘氏笑呵呵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