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幸福感传递到其他人时可能会变成祝福,也可能会变成妒忌,哪怕是毫不相干的人,最多的也就是羡慕,只有真正爱你或关心你的人,才会同样衍生幸福。
但若一个人的强烈恐慌感传递到其他人时,则大概率会维持恐惧。
哪怕对面是一个理智的人,当恐惧的本源切实存下,他顶多不让自己失态,除非对象是陶行知那种人,除非对象是曙光的狂热分子之类的人。
就像久不运动的人突然肌肉锻炼,往往在第三天才会到达肌肉酸痛的顶峰。
恐惧感的传递经历着一种熏陶。
里尼辩论里提到过一个信任过程问题,说人们不会立刻相信末日,将信将疑有一个较长的时间。
可是那前提是发现末日后的早期公布,到了如今,在政府开放资料的情况下,几乎全世界各地都能找到无数印证的信息。
全世界的末日氛围,在四天后就达到顶点。
一些准备不足的人悚然惊醒于自己之前的愚蠢,继而想要疯狂补救,他们倒并不是打算去犯罪,而是要去采购物资。
就算是因为之前政府事先应对政策得当拥有不少生活物资,但这种紧迫感下,人心是不会满足的,想要更多是人之常情。
无数有这种想法的人不谋而合,使得各大购物场合成为争抢地点,继而爆发的冲突也不在少数。
即便几个早有准备的主流国家都为此事焦头烂额,那些准备不足的乃至原本对主流国家反应嗤之以鼻的边缘国家,更是爆发了诸多足以影响社会安定的流血事件。
事态的发展确实出乎预料,可作为早就预想过无数种可能的世盟各国,对此的应对也是迅速的。
在这种阶段,决不能“软”,若发现扇动暴乱者,处罚也多半相当严厉。
……
一家华国的乡镇超市内,附近蜂拥而至的居民冲入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