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头附近的山道边,已经绿树参天,一些原本的小苗树也已经胳膊那么粗。

村中的一些大树,从今年开春以来就长势非常强劲,新枝远远的从树冠延伸出去,一颗大树能形成非常广阔的一片树荫。

窗口吹过一阵凉爽的风,让人精神一振,早晨的困意就一扫而光。

现在不过是早上5点半,这个山沟里天色还不够透亮,加上周围植被的影响,感觉上有些昏暗。

红沟村通向最近镇子的,只有一条几年前镇政府拨款修建的两车道水泥路。

这条路接入一条环山公路,有挺长一段绕在山里,如今已经被山野植被覆盖了大半。

村里用水都是山溪和井水,可以自给自足,但离不开电力。

半个月前,村里停电了,通知电力单位修理的时候得知一处高压电网已经被生长的植被彻底缠坏,要清理需要费一些时日。

本来这也没啥,但镇政府在一周后派专人进村做工作,目的就是劝说剩下的村民搬离红沟村。

理由自然是新保护区建设,国内生态建设,是退耕还林的延伸性战略计划。

红沟村从解放前就在这里了,还林也不是这么个还法,可刘有全还是忙上忙下在村里做工作。

比起其他村民,刘有全心里明白得很,知道不太可能真的还林的事情,但附近的几个村和小学也已经处于迁离准备阶段,不走能怎么办?孩子们上学都成问题。

并且,如今的大山有些陌生,很难说政府是不是担心危险才让大家迁离的。

至于村民,在随后得知有每个户口20万的安置费之后,大多也松口了。

不要觉得这钱很少,这里毕竟不是很发达的地方,周围城镇的房价也很低,一户人家的安置费完全能买下一套新房,就算是外出打工的子女,听到父母说的条件,也是催着父母赶紧答应。

刘有全注视着村中已经开始活动起来的老人们,他们要去田头将已经成熟的蔬菜瓜果全都摘取。

今天中午之前,会有车专门进村,帮助村民搬家,镇上有一批楼房,原本的开发商卖不动了,低价折给银行,如今政府用它们安置那些迁离的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