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陶行知,陶土的陶,知易行难的行知。”
“这次过来主要是看看三大试点工程工地之一的嘉城工地进展如何,有没有碰到什么无法解决的困难,这个工程经过组织上研究通过,是全面绿灯项目。”
说到这,陶行知望了望那边的图纸和刚刚争论的几个人。
“刚刚你们的问题我也听到了,原则上,正如这位小同志所说,不计代价确保工程质量,但是,时间上,也需要尽量加快进度,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能有多快就多快!”
“这不是一个面子工程,我说的加快进度,也不是为了贯彻所谓的‘华国速度’,而是真正的实际需要。”
刘闵华听到陶行知的话欲言又止,而陶行知也没有停下来的打算。
“列位都是聪明人,又是业内精英,应该早就看出这个工程不简单,在这里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国上一代同类设施还是冷战前后的,已经不堪大用,正所谓忘战必忧,此类工程的更新换代是以远期战略目的为前提的,所以务必保质保量。”
大部分设计师第一反应是类似前几年发展5代战机和国产航母那种,一部分则认为是一种给设计施工施加压力的“官话”。
还有一部分脑洞稍大的则想着是不是有可能打仗啥的,不然防空之类的地下设施怎么突然开始换代。
黄久天皱起了眉头,更确信了心中原本的预估。
陶行知专程过来,自然不可能仅仅是为了讲几句场面话,说完这些,从随身带着的包里又拿出一份图纸。
有些东西,就是在中间过程才会慢慢拿进去。
他走到桌子上,将手中的图纸摊开在原本那套蓝图之上。
“我需要在一号结构体内部加上这些。”
听到可能中途变更,设计们全都被触碰到了敏感神经,纷纷围上来看看到底变什么。
增加的是一些类似设备的图样,图纸上并没有写明了是什么,但标注了一些注入体积形状和重量的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