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页

所以对他们来说,雪霁楼的甜点已经不仅仅是甜点这么简单,还寄托着他们的一份情感。

几乎每个学校都有一个雪霁楼这样的存在,有的是像雪霁楼这样上些档次的酒店,有些则是那些路边不起眼的摊铺。

听着他们聊着雪霁楼的故事,张重也想起了江阳大学东门口的那家排档。

说是排档已经是高看了,其实就是一对老夫妻在自家的平房旁边搭了个雨棚,弄了两三张桌子。

这样的棚子里面当然吃不到大鱼大肉,不过是些农家小炒,口味说不得多好,但是胜在实在、家常。

最关键的还是便宜,张重上学的那个时候,要是恰好在靠近东门的一教上课,放学后就会跟同学们一起过去各点一道菜。

点一份肉沫茄子或者雪菜肉丝之类,众人拼在一起,吃得满头大汗。

不论什么菜,在这里都只要六元。

米饭随便吃,免费汤也随便盛。

这个饭店没有招牌,不过大家还是给它起了个名字,因为这样方便约饭。

总不能说“咱们中午去东门口靠东那家老夫妻开的店吃饭”吧。

因为老板是个胖胖的老头儿,所以大家就给这家饭店起了个“胖叔饭店”的名字。

后来胖叔饭店这个名字就叫开了,以至于一些后来去吃饭的同学以为老板外号就是胖叔,直接叫了出来,当时搞得老板也是一脸蒙逼。

不过后来老板很甘愿地接受了这个称呼。

张重后来回来也去看过,但是那一片已经拆迁了,胖叔饭店也不知道去哪儿了。

美术小组的成员们也没想到国画院这边来竟然有这样的待遇,吃着雪霁楼的点心,喝着上好的茶水,这样相互聊着天,比在食堂待着当然舒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