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3页

玩游戏的人,看到这个封面这个简介,自然一眼就能认出这是谁,也知道这是搞笑的。

但是另外一些不玩游戏的人,乍看到这个图片和简介,还真的被唬住了。

有那么一段时间,一部分读者真的以为《发条女孩》的主角就是奥莉安娜,一个地地道道的皮尔特沃夫女孩。

第0651章 碰到野路子了

张重第一次读《发条女孩》的时候,能感觉到一股粘稠感。

这种粘稠感就类似于大清早出门的时候,周围是仅仅五米可见的雾霾,稍微远一点的地方都看不到,不仅如此,而且能闻到周身一股强烈的霉味。

即便是张重这样身经百战,见识过各种题材,各种写作手法,这种文学主题的人,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依旧能有这种感觉,可想而知,对于一般的读者来说,这本书可能并不友好。

不过没关系,在《发条女孩》跟大家见面之前,读者们会先看到一本更为粘稠的小说——活着。

其实说《活着》粘稠不太恰当,因为张重当时读这本书的时候非常快,第一遍甚至没用到三个小时。

作为一本主流文学小说,《活着》节奏“轻快”,读起来并没有什么为难的地方。

这一点跟余华本身的写作风格有关。

有人说余华跟海明威比较像,因为他们的小说在语言上都有着简洁生动、朴实无华的特性。

曾经有新闻记者就这个问题问过余华,余华则是开了个玩笑,说:大概海明威跟我一样,认识的字都不多。

这显然是一句玩笑话,就像莫言说自己只认识五百个字一样。

在等待《发条女孩》的时候,读者们应该会先看到《活着》,而看完《活着》之后,他们也许会觉得《发条女孩》中的雾霾和霉味完全可以接受了。

《活着》在《零零一》现在只连载了两期,人们才看到这本书的冰山一角,大多数人还陷在对富贵恨之入骨的漩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