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页

这个不起眼的小国得以保持着天独厚的生物资源优势,侥幸逃过了灭国的劫难。

王室和政府仍然能够维持统治,而且看起来还挺强硬,并且还反抗对当地生物资源垂涎欲滴的跨国公司。

在小说故事发生的那个时间段里,政府和公司、公司和公司、国民和外来难民、几方勉强形成了脆弱的平衡。

而这个平衡,却被发条女孩以及几个不起眼的人物打破了。

这本书在叙述手法上有趣的一点是,采用了ov。

所谓的ov,就是ot of view,翻译成华夏语就是视点人物写作手法,在叙述同一件事时可以自由选取最丰富的视角。

这种手法并不少见,很多作品里面都有出现,在地球上,很多奇幻迷看到ov,最先想到的应该是《冰与火之歌》,因为这本书是一个用ov的极端,里面的ov人物多得数不过来。而且《冰与火之歌》中,每个章节的名称都是一个人物名,这个人物就是这一章的视点人物。

其实《清明上河图密码》也是一部极致的ov小说。

ov出现得很早,也并不稀奇,不过从前很少有作品会如此大张旗鼓地使用。(其实现在网文里面也会掺杂一些ov,类似于电影的转场分镜,用得多了读者一般不会买账。)

这种写作手法,一方面考验着作者的叙述功力,另一方面也考验着读者的耐心。

其实《清明上河图密码》中的ov用的虽然很多,但是书中所叙述的故事基本上能做到一章一节有个交代,读者读起来没有那么累。

但是像《发条女孩》这种书,全书的故事就这么一个,转过来转过去,一些耐心不够的读者可能会觉得赘述太多,冗余不堪,进而失去继续往下读的耐心。

当然,ov的优点也很明显,一方面增加了叙述的灵活度,另一方面后期修改和情节增减补充都很方便。

如果这种手法用得好,能够使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容易出发读者大脑形成视觉效果,因为它本身就有点类似于影视剧的表现手法。

而且这个手法适合于人物众多,场面恢宏的故事,比如《冰与火之歌》和《清明上河图密码》。

其次,这种手法也能“公正”地描述一件事情,之所以说公正,是因为这里的视角并非作者给予的上帝视角,而是当事人角度,也就是视点人物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