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页

在底下坐着的不仅仅有金陵大学的学生,还有不少金陵大学的老师还有一些扛着长枪短炮的记者朋友们。

等到上台的时间到,齐林跟张重说了一句,然后他自己则是走到了台下的第一排坐下了。

本来学校还给张重准备了一个椅子,不过张重年纪轻,就直接站着开始讲了。

来之前他就打好了腹稿,上次他在金陵讲的是对即将毕业的学生说的话,这次的主题则是侧重刚刚进入大学校门,还没有正式进入到状态的学子们。

说了很久,不过也没什么太多的营养,多是一些场面话和老鸡汤。

只不过他的身份在这,虽然讲的都是些陈词滥调,但是底下的学生们依旧昂着头认真听着。

直到演讲结束,到了提问环节,因为有记者在,所以提问的事情就落不到学生的头上。

其中一个自称是现代报的记者问张重:“张重先生,大家都知道,您现在是在江阳大学任教,教授的是文学专业课程,而现在很多作家都被聘为大学教师,请问您对这种情况有什么看法。我们都知道,其实很多作家的学历都不高,据我所知,您也是本科毕业。当然了,我不是说您没有资格教导学生,只不过这么多作家都在大学当老师,他们真的具备教导学生的能力么?”

他问出这个问题之后,场馆有些安静,没人敢大声说话,生怕张重发火。

不过张重却笑了笑,这个问题其实并不算尖锐,也不算无中生有。

作家任职大学教授现在也是华夏的一个热议话题,因为光是今年就报道了好几条这类的新闻,其中余冬雨任职燕京大学还引起过热烈的讨论。

张重说道,“作家任职大学教授之所以引起热议,是因为华夏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长期脱离。而当代作家和大学之间本应该具备正常关系,很多大学和作家也试图重建这种关系。”

第0331章 “烹饪红烧鱼”

“那张老师您认为,现在这种情况,对于重建作家和大学之间的关系有积极的作用么?一些大学,在选择作家任职的时候,似乎没有经过深思熟虑,仅仅是为了作家头上的光环和自身所带的知名度。这种在知名度互惠互利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像是一种商业行为,您觉得呢?”那个记者继续问道。

张重笑道,“你这话已经把‘草率’的帽子扣在了那些大学头上,后面所有的推论也都是错的了。我相信,知名作家绝不是大学的花瓶。首先,比起其他教授多注重理论知识传授不同,作家教授的独特优势在于一线创作实践的经验,而且,优秀作家的创作经验、规律、特色,本来就是大学课程里当代文学研究及教学内容的一个重要话题。而一流作家走进大学当教授,他们本身就是被研究对象,学生直接可以跟他们的研究对象面对面交流,为研究提供了很多便利。”

“您是说,作家到大学里面当教授,更具有被研究的价值,而不是教授学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