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页

但是林文远还是把李思齐安排在了他们四个人旁边,这是疏忽了,还是说故意的?

坐在后面的余冬雨看热闹不嫌事大,趴在王忆椅背上说道,“老王,你今天可要克制一点,交流会马上就开始了,还有很多外国友人,你可别冲冠一怒要去跟人干架啊。”

庄语啧嘴道:“你这家伙少说两句,之前人家骂的不是你?”

余冬雨光说别人,其实他自己也被李思齐骂过。

听到庄语的话,余冬雨笑道,“我脸皮厚。”

看着余冬雨“调皮”的样子,张重又看了看李思齐。这老头一直绷着个脸,看起来心情不好,估计被安排在这里坐,他也很有意见。

关于李思齐的话题过去之后,几个人又随意地聊了起来,大概过了十几分钟,礼堂里面差不多都已经坐满了。

交流会很快就开始了,一个黑黑瘦瘦的小个子主持人从底下走上了台。

这人张重认识,叫撒可奇,是央视的当家主持人之一,好像也是燕京大学毕业的。

撒可奇在台上说了一段开幕词,然后就请出了今天真正的主持人方应物。

方应物拿着话筒在台上说道,“今天由我客串主持人一职,做主持人我也是第一次,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还请诸位多多包涵。”

第0319章 上台

方应物是燕京作协的主席,而且他除了燕京作协主席这个职务之外,本身也是知名的文学家,在座的大部分人都会卖他个面子,见他主持,纷纷献上了热烈的掌声。

等到掌声渐消,方应物继续说道,“本次交流会的主题有两个,一个是华外文学交流,另一个是科学和文学对话。首先,非常感谢诸位能够莅临现场,过几天是我们国家的诞辰,也同时是华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此我提前祝大家中秋快乐。众所周知,随着全球化在各个领域的深入发展,文学也正是进入了世界文学的新时代。文学的全球化、世界化给文学本身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华夏文学跟希腊文学、阿拉伯文学、印度文学都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学,但是在这长达几千年的演进中,我们华夏文学走了一些弯路,也碰到过很多挫折……”

方应物侃侃而谈,庄语在底下捂着嘴巴小声说道,“方应物这头开得有点大了吧。”

王忆同样捂着嘴小声说道,“何克兰都来了,方应物能不开一个大头么,现在又不是燕京作协交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