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皇玛嬷请安。”康熙一看太皇太后不意外自己来慈宁宫,就知道她肯定已经知道了尚书房发生的事情了。

事实上太皇太后确实是知道了,但是这并不是因为她时刻派人盯着尚书房,让康熙起身后太皇太后主动解释道:“巴雅尔近身伺候的奴才刚刚火急火燎地跑来慈宁宫找哀家,说巴雅尔闯大祸了,请哀家救命。”

本来太皇太后可以不跟康熙解释的,因为尚书房虽然地理位置位于前朝,但是尚书房内读书的都是还没有长成的皇子和宗室子弟。

太皇太后如今活到这把岁数了,底下的孩子即便没有她的血脉,却也是爱新觉罗家的孩子,见着她的面了,亲昵一点的也会喊她一声老祖宗。

所以太皇太后关心尚书房的事情,也算是出师有名。

但是太皇太后最后还是解释了,为什么呢?主要是经历了世祖爷的事情之后,太皇太后即便再不后悔,也是吃足了教训。

所以在和康熙相处的时候,太皇太后也懂得了如何把握分寸。

康熙听完,一点都不觉得意外,虽然论关系的话,他也是巴雅尔的长辈,但是论亲近的话,巴雅尔自然和太皇太后更加亲近了。

所以巴雅尔闯了祸会让人来慈宁宫找太皇太后救命,康熙觉得很正常,但是这样一对比,就让康熙不由地联想到了被双喜请去尚书房的静好。

从什么时候起,保成闯了祸第一时间想到可以求救的人成了静好而不是他了?

康熙突然有点吃醋。

不过康熙到底会分场合,稍微发散了一下思维之后,他就把注意力收了回来,对太皇太后道:“这奴才,怎么这点小事也拿来慈宁宫叨扰皇玛嬷您,保成和保清是朕的儿子,巴雅尔也是朕的侄子,都是一家人,发生点口角打了一架也算不上是闯了什么大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