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左晞让人将贝勒府和小汤山这边的窗户能换成玻璃的都换成玻璃,看着是大手笔,但换个角度想,是不是每年都不用再另外支一笔换窗纸的费用了?

而且玻璃比窗纸保暖,还间接的省了碳火费用。

她每年的万寿节礼和给太后,宜妃姐妹以及其他相熟人家的贺礼,寿礼里只要有那么一两件玻璃制品的东西,是不是就能省下采购时间和中间商的费用?

有这么一间琉璃厂,自己用来方便,平时再接些订单或是将左晞订做过的那些东西,挑有市场价值的再制上一批,然后送到铺子里卖,不说赢利吧,最起码琉璃厂的运作成本是出来了。

再说说她养的那些手艺人吧。

你去单独找他们订做一件东西,就是一件东西的费用。可你将他们养起来,常年累月的给你做东西,也只需要一点高级技工的月例银子。孰多孰少,傻子都知道怎么选了。

他们做的东西,足够左晞自用和送礼了。多出来的,还能挑不喜欢的送到铺子里去卖。

而这些手艺人呢,他们拿的是保底工资,逢年过节还有赏钱,做的东西招上面喜欢了,还另有奖励。最重要的是得一个安稳。

这个时代不像现代,办个营业执照,就能开个小铺子,消消停停的做生意。这里做生意,三教九流,街面上的各中奇葩事以及繁重的商税等等事压下来,底层手艺人的日子可没小说里写的那么美好。

可以说,左晞跟他们这就是互取所需的合作。

最后就是左晞的‘还人情’之举了。

左晞时常会让人将自己想到的,又觉得味道不错的菜送给九爷。九爷手里有酒楼,能用得上的,就会在酒楼里卖一阵。

还有一些东西,九爷看到了商机,便来问左晞,左晞也从来不藏着掖着,哪怕是她知道告诉了九爷,九爷可能会大发一笔财,左晞也从不嫉妒藏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