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蟠去了正红旗的骑兵营,那马上就到年底了,这上上下下的上司同僚是不是都应该准备一份年礼了。
薛蟠是百户,上面是千户等,下面有两个总旗,两个总旗下面是10个小旗。每旗10人,算是小旗和总旗,不算薛蟠这个百户,一共112人。
左晞想新官上任,三把火烧完,还得给点甜头。心忖一百多人,也不算多。便让人准备了二百块棉布尺头,一百块绸缎尺头,四十块上等官用尺头后,又叫管事的去庄子里买猪,除了两个总旗每人送两个大肘子外,其他人每人十斤猪肉。至于猪头,猪手以及猪下水等,都叫人卤出来,送到红云镇那边的宅子里。回头他们百户搞个聚餐,这些都是硬菜。
营里也是十日一休沐,但红云镇离京城着实有些距离。于是等到十一送来的那两个嬷嬷来了薛家,左晞和薛姨妈便带着人去了小汤山下面的庄子小住。如此一来,薛蟠休沐回家,便能少赶一些路。
十一送来的两个嬷嬷,一个姓达,一个姓沈。都是一脸温厚面相,说话也是极温和有礼的那种。
两个嬷嬷日常陪着薛姨妈说些宫里和官宦人家的事,也教左晞一些规矩。
薛家早年是请了教养嬷嬷教导左晞宫礼和规矩的,进京这么多年,那嬷嬷也没跟着来,左晞自己也不上心,到底松懈了许多。好在有些底子,再捡起来也容易。
最重要的是左晞是进宫当宫女,宫女是不用穿花盆底梳旗头的。她只需要用发下来的红绳将辫子梳好了,手脸洗干净了,仪容这里就难出什么错。
也不知道是左晞的错觉还是十一送来的嬷嬷有问题,她们帮左晞复习宫中规矩的时候,好多原主曾经学过的东西都被简化的一语带过了。
对了,还有左晞自学了好几年的蒙语,再想到之前十一说的那些安排,好像真没了用武之地。
说不上来是什么感觉,感觉十一的出现和最近发生的事情都脱离了她早前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