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万一......”修书是国之大任,《诸子录》又是重中之重,其它名录定稿都要经过翰林院学士层层把关,这《诸子录》岂能由她一人抉择。
谢淮已经在桌上铺开了一页宣纸,又把毛笔吸满墨汁,整装待发道:“不要怕,落笔前我会再润饰一番。”
有了这句话,柳舟洲就彻底放心,她脑中凝神思索,口里娓娓道来。谢淮写字极快,竟不输她的口速,柳舟洲不怀好意的偷看一眼,结果令她很失望,即使他速度飞起,也比她的字好看一百倍。
若论文字底蕴,柳舟洲和谢淮的差距还是很大的,谢淮是真正在书堆里泡大的,他涉猎奇广,文史,地理,兵书,甚至农耕,草药都颇有研究,任何内容都能信手拈来分析提炼。
柳舟洲则不同,她的知识全靠异于常人的天赋以及柳府书阁一年多心无旁骛的沉浸,凭着超强的记忆力和博览群书后的分辨力,她有能力去糟粕留精华,但若要成书,谢淮的润笔必不可少。
所以他们是天作之合,俩人配合的也非常默契,到日暮时分,竟完成了一册书。
见他们专心做事,小福子忍不住动容,赶紧递了润喉茶给柳舟洲,又忙着给谢淮揉肩膀。
柳舟洲背了一天的书,嗓子已经暗哑,一句话都不想说,谢淮倒是无恙,他精力旺盛,一坐一天批奏书,看折子都是常有的事。
看一眼神情恹恹的柳舟洲,谢淮吩咐小福子,“把倾云院收拾出来,柳女史暂时住在那里。”
倾云院是东宫离惜录阁最近的院子,按照规矩应该是侧妃住的地方,可惜...太子已到弱冠之年,这东宫竟还没有一个女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