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依旧板着脸的谢淮还真是判若两人呢。

前前后后翻完目录,皇帝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他将目录掷在案上,靠到椅背上问太子,“你负责修书多久了?”

谢淮回答:“启禀父皇,已一年有余。”

“哦——”皇帝努力回忆,“已经有一年了啊,那为什么诸子录只完成了三家?”

“回父皇,儿臣最近才寻齐了剩余五大家留存的古籍,还未来得及修纂。”谢淮回道。

皇帝面色一冷,“太子修书一年多来,兵书法典倒是完成的快,而这《诸子录》为何推到最后?”

太子抱拳抬声道:“启禀父皇,诸子书籍难寻是一,再者兵书法典乃是固国之本,理应赶在前面完成。”

说到兵书固国,就让皇帝想到了他那位好战的父皇,太/祖皇帝,他当太子时和太/祖皇帝政见不合,因此还差点失了皇位。

皇帝面色骤变,恼意横生,“看来是太子认为以先儒思想治国不如以武治国,是以故意推诿,否则柳府的文萃阁就在京城,怎会到现在才找全书目。”

“父皇明鉴,儿臣不敢。”谢淮想解释,皇帝却认定他有这种想法,不容他多言。

谢淮自幼生活在太/祖皇帝身边,耳濡目染,同样认为国家安定的根本是武力强大,如此才能震慑住四境来犯的敌国,这和皇帝文治天下的理念相左,这也是他们父子不和的原因。

“既然你志不在此,就让老四接手修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