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小和尚有些恍惚,那时候他太小了,是三岁?还是四岁?但那块影子似乎又格外清晰起来,静静地刻在眼前枯黄落叶上。
似乎正是“觉远”两个字。
小和尚呆呆地问:“你说的那个人,是不是武功很厉害,不常说话,看过许多书?”
这样的特点说了也与不说没什么区别,但说话那人却似乎得了什么把柄,排开众人越众而出,哪怕身躯也老到佝偻也依然气度不减,双目炯炯有神:“他是你什么人?”
“他是我师父。”小和尚双眼无神,曾经的画面如同走马灯一般在他眼前浮现。
曾经师父讲过很多故事,郭靖黄蓉五绝华山论剑,但他只当做是师父听来的话本。因为师父话那么少,自己怎么讲出那么精彩的故事呢?师父也讲过少林寺,却只说少林寺的风景,其他一概绝口不提。他没有名字,没有亲人,也没有过往。
他只有一个从嗷嗷待哺养到八岁的小和尚。
甚至,他没有给这个小和尚起一个名字。
因为少林寺的名字都是有讲究的,什么辈的人用什么字,是万万不会变的规矩。但这个一辈子都与书本为伴的沉默僧人,终于还是没有给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起一个代表少林的名字。
他在想什么?他对寺规从来奉若圭臬,到最后也会有怨恨吗?
没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