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页

没有脑组织,没有神经组织的生物,朊病毒对它们不起作用,就算入侵成功了,也是送菜,给对方补充蛋白质。

那么……如果换一种思路,如果改变人类的神经组织蛋白结构,让丧尸病毒无法同化这种蛋白,是不是就让丧尸病毒变得无害了呢?

改变神经组织的蛋白结构,这需要更改基因。

人体有六十万亿个细胞,要用基因编辑技术一个个修改基因,自然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陆离当初在辐射剧情里,研究抗辐射基因的时候,已经做过一次这样的研究了。

用抗辐射蛋白作为向导标靶,通过辐射环境刺激,再加上主观意识的引导,可以诱导基因变异的方向,从而诞生出一种全新的基因。

这就是陆离在辐射剧情里弄出来的抗辐射基因。

如果……我把这个模式,用在现在的环境下呢?

以朊病毒无法入侵的蛋白结构为向导标靶,再加上丧尸病毒入侵的环境,是不是可以诱导出“丧尸病毒抗体基因”?

就跟人类体内的第20号染色体一样,能够免疫原始朊病毒的基因。

这个可能性肯定存在,但是……推广的难度太大。

毕竟,不是谁都像陆离一样进化过几次,不是谁都在“科学修仙”,不是谁都能“内视”。普通人的主观意识根本无法诱导出这种指向性明确的基因突变。

先在自己身上研究一下吧!或许我能诱导出免疫丧尸病毒的基因来。

“打开虚拟实验室!”

陆离又开启了虚拟实验室,把自己的丧尸体虚拟了出来。

拿起针筒,陆离从自己的虚拟丧尸体内,抽取了一份血液标本,放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

这一次,陆离观察的是他体内的“抗辐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