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公子哈哈大笑,大踏步走回去进入马车,车夫灵巧的打了个鞭花,两匹高大骏马拉车而去。
看着马车背影徐大挺不爽的,说道:“搞屁啊,真骚包,竟然用金丝编了个马鞭,有本事你用金丝给大爷编个腰带呀,你要是能做到,大爷就认为你真牛逼。”
王七麟打开请帖,上面又是一堆之乎者也。
徐大要伸手接过去给他翻译,王七麟摇头道:“最近我天天夜里挑灯读书,知识量今非昔比,正所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他看完全篇之后将请帖递给徐大:“还是你来读吧。”
徐大扫了一眼后眼皮顿时吊了起来,压抑着惊骇低声说道:“吾草,七爷,刚才那小子是桓王世子刘稳!”
王七麟冷哼道:“没看出他哪里稳。”
徐大咳嗽一声,道:“你别管他稳不稳,你得看他老子,他老子的地位很稳!七爷,他老子是桓王!他是小桓王,西南王啊!”
王七麟诧异地问道:“桓王?武德、武功第一的桓王?”
他所说的武功不是功夫和修为,而是功劳,桓王刘尧是太祖皇帝十二子中最能征善战的一位,少年时代便随大将军黄化极北击蒙元、屡立奇功。
中原与蒙元余孽议和之后,桓王又被派去了西南边疆,随即统帅大军连吞三国,将新汉朝版图扩大许多。
不过朝廷百官对此颇有微词,因为中原西南一带山峦无数、路难行、人性野,新汉朝占领这些地方后没有获得多少良田,所以不但没有产出,反而要往里砸钱砸人砸粮食。
只是桓王战功卓绝、势力庞大、身份尊崇,文武百官不敢在明面上说什么,顶多在暗地里腹诽一番。
徐大点头道:“肯定是他,纵数咱中原历代王朝又有几个能叫的上名号的桓王?”
朝廷官署立柱曰桓,威武之姿曰桓,大者曰桓,能被赐以桓王之号,足见这位刘尧王爷的武功之盛。
说完后徐大为难了,他嘀咕道:“七爷,要是小桓王看中了绥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