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5页

恰好此时李公甫来问,杨行舟便为李公甫指了一条明路,让他只管城中百姓安危,坐镇临安城,至于两国交战,双方攻伐,他不要参与便是。

李公甫凛然受教,在张元定攻城之时,果然只是负责城内治安,对于城内一切犯罪行为都给予极其严重的惩罚,什么妖邪鬼怪,都脱不了他的手掌心。

后来临安城破,张元定率领义军打入临安城,有个别士兵进入城内,私欲膨胀,难耐春心,竟然做出扰乱百姓之举,被李公甫发现之后,当即斩杀当场,书写血书,悬挂头颅在城门之上,写明自己杀他原因,昭告全城。

张元定闻之大怒,连夜彻查军中,当场诛杀军中乱纪之人两百多人,斩下头颅,堆在城门旁,警示所有义军将领,由此三军皆惊,军纪又严肃了几分。

赵家人早在城门被张元定攻破之前,便已经携家带口,逃亡别处,张元定已经命人去追,自己却悄悄换了便装,拜见杨行舟,前来交旨。

当初杨行舟让他十年之间拉出一队人马,推翻朝廷,建立新朝,但是张元定却在一开始耽误了不少,好在知耻而后勇,发现不对劲后,急忙调整战略,加快步伐,终于在这最后一年,完成了推翻朝廷的任务。

他攻打临安城之前,便已经安排好了一批接管临安城的官员,整个临安的官员所有行踪和个人行为,张元定在攻打临安城之前,便已经让细作打探的一清二楚。

因此入城之后,第一时间就是找到李公甫,还是让他当临安城总捕头,负责城内百姓安宁,李公甫之前的下属,依旧还跟着李公甫当公,负责治安。

城内官员则是按照提前列好的名单,一一进行抓捕任免,普通百姓,只要紧闭门户,将不会有什么危险。

有李公甫坐镇城中,当无大事。

是以张元定放心的很,就因为有李公甫坐镇地方,张元定方才有心情暂时离开住处,奔赴杨府。

与张元定一起来到杨府的人,还有府内的十二仆人,这十二人出去时还是奴仆身份,此时却已经成了义军中威望极高的将领,辅佐张元定一番大战,各有封赏,已经是军中要员。

现在到了临安城,不但张元定要拜见杨行舟,准备交旨,便是这十二仆人也不敢过门不入,于情于理,都得前来拜见杨行舟。

十三人是夜间来到了杨府门前,到了门前时,已经是半夜三更,他们不敢叫门,一直在门口站到天亮,家丁开门发现他们,这才让他们进入院内。

此时杨府之中的丫鬟仆人都已经从万花山回返,在看到与张元定一起进来的十二仆人之后,都笑道:“红尘之中走上一趟,滋味如何?”

十二仆人都颇为尴尬,又有一人道:“兄弟也只是为了辅佐人王,一统中原,早日结束战乱,还众百姓一个安稳日子。只要大王统一天下,善待百姓,我等到那时也算功德圆满,自然要辞官返回,与大家一起伺候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