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寻风再次惊道:“原来这位仁兄便是倭寇的三首领宫本太郎?兄弟久闻其名,据说与宫本一藏是同胞兄弟,迎风一刀斩,举世无双。我曾击杀过宫本一藏,正想见识一下宫本太郎的本领,却不料此人竟然被老师擒住了。”
他嘿嘿笑道:“此人是台州附近倭寇的三大首领之一,将他捉住足以得到不少花红赏金,这人的人头可是值不少钱。阿帆竟然能与此人战成平手,足以傲视江湖了!”
杨不凡急忙道:“大公子谬赞小人了,这完全还是老爷的教导,阿帆不敢居功。”
面对李寻风这个昔日大公子,杨不凡不敢有丝毫大意,虽然现在是杨行舟的随身书童,但依旧对李寻风恭谨如初:“大公子,小人给您叩头了!”
李寻风哈哈一笑,将杨不凡扶住:“昔日你我虽为主仆,实则与兄弟无二,现在你成了我老师的书童,就不要再对我下跪了,咱们平辈论交便是。”
当下一起进入台州城内,到了晚上,李寻风设宴款待,邀请了城中分管要职的官员,与杨行舟敬酒交谈,忙活了大半夜,到了次日上午,李寻风方才来到杨行舟身边,向杨行舟行礼道:“老师,如今倭寇猖狂,百姓苦难,还请老师大发慈悲,给徒儿指条明路,如何解决这些匪患。”
杨行舟笑道:“想要解决匪患,只有一个办法,那便是开海!除此之外,都是治标治不治本。”
“开海?当今律例,海禁森严,片板不能入海,徒儿实在无法撼动律条,让皇帝更改海禁之策。”
李寻风眉头皱起,道:“祖宗之法,不好改啊!”
杨行舟骂道:“既然如此,为何不将勾结倭寇之人,变成咱们的人?大家一起做正经生意,杀死真正倭寇,留下倭国生意人,还有远洋诸国,都可与之贸易,赚取海量金钱,岂不比单纯围剿倭寇为好?”
第四百四十六章 思路
“这……老师说的是!”
李寻风听到杨行舟的话后,仔细琢磨了一下,觉得还真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他跟随杨行舟时,杨行舟传给他的可不仅仅是武学之道,更多的则是天下大势以及历史王朝的兴衰走向,甚至士农工商的等职业在国家中所起到的作用,这些知识已经超出了这个时代,远不是从书本中能够得到的。
这也是李博远父子三人之所以加入杨行舟创建的天庭组织的主要原因,否则的话,单单是金钱和权力,完全不可能打动他们父子。
李寻风在三年前并不太关注海边的事情,对于朝廷的海禁也不太关心,可是自从听到杨行舟对于海上贸易的讲述以及产生的影响之后,登时对海洋贸易留上了心,这才明白朝廷做出海禁这种行为,实在是因噎废食,愚不可及。
他在台州这些天来,通过剿匪,已经发现了很多难以置信的事情,原来这所谓的倭寇,其实大部分都是中华子民,只有极少数人才是东洋武士,朝廷剿匪剿的不是倭寇,而是海滨盘根错节的渔民与商业联盟世家,这些人与倭寇勾结,抢劫杀人,贩卖货物去远扬交易,每每能获益诸多银钱,远超一般商业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