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页

但黄尚不需要。

武道之极,殊途同归。

佛魔两门的祖师,本就有过心得交互,彼此之间的武学早有交流,比如天莲宗的莲印,就汲取了部分佛门精髓。

黄尚如今钻研的,正是物极必反,两极转化之道,他得到阴癸派的《天魔策》后,对于魔门武学的浸淫,已趋至当世第一的地步,佛门的寻常武学,在他眼前自是毫无秘密可言,洞若观火。

这种千变万化,随心所欲,才是暗中观察的佛门众僧最为恐惧的。

显然此人的境界,已然不受正邪佛魔所限,而是纯粹的自我。

黄尚看着来者,视线一一扫过,微微颔首:“阵容不错,可惜没有‘圣僧’了无。”

首先与黄尚视线对接的,是一位神似弥勒佛的高僧,光秃的头顶,隆起的肚腹,虽肥胖却不臃肿,一派悠然自得,乐天安命的样子,予人和善可亲的感觉。

这位就是道信了,只是如今的他,还称不上禅宗四祖,却已是宗师之境,佛法修为深厚无比,原剧情里石之轩就是拜在他门下。

而面对其他敌人,哪怕是满手血腥的魔门魔头,道信也喜欢说上几句如晨钟暮鼓,发人深省的话。

不是纯粹的废话,这类精神攻势,是佛门最为擅长的,从心理上削弱敌人的斗志。

某些阅历较少的,甚至会直接引发好感,哪怕佛门处处与自己作对,也会觉得佛门是为了天下苍生,不含私欲,反倒是他们是为欲望驱使,大是不该。

但被黄尚那幽深如浩瀚夜空的双眸盯住,道信明智地没有多逼逼。

他之后,是天台宗的智慧大师,这位穿灰色僧袍,外披深棕袈裟,身姿挺拔的僧人,看上去最为年轻,须眉黑漆亮泽,双目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第三位僧人手持禅杖,身材魁梧威猛,正是华严宗的帝心尊者,另一端则是枯瘦黜黑,比起干尸好不到哪里去的三论宗嘉祥大师。

下一代的四大圣僧齐聚,原剧情里他们都是极为接近于大宗师的存在,每个人都与如今的冥主沐天缈五五开。

当然,如今的四大僧人还称不上圣,只是刚刚达到两个曲傲实力的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