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大厅枪声陡然宁静,哒哒哒,只剩下楼梯上方传来的脚步声,一大批敌人正在迅速接近,危险并为消退。
庄世楷马上打出手势:“分散进攻!”
“按照计划做事!”
“yes,sir!”四组队员发出整齐应命,旋即抱着枪械,在四名长官的带领下,开始分散冲上楼道,前往预定点位行动。
“华人匪帮”的进攻策略很明确,第一阶段捏紧拳头,集合火力强攻大厅,第二阶段分散作战,接着警署复杂的楼层地形,以移动战术不断向上方突进,最后“斩首”警务处长。
当然,由于“演习”需要,他们不能一路打爆监控,否则真实行动会更加利落。
演习还是要在监控下进行。
不过,正如保安部懂得保护五个“机要”地点般,进攻组也要对五个地点执行战术拔除!
因为这个点位非常重要,每摧毁一个都会比总署造成巨大损伤。
这种损伤不是损失多少人,而且是“结构性”损失,比如掌控总署监控、控制电梯、关闭电源等等……这会把本属于“警队”的优势,慢慢转移到进攻组手中,最后令进攻组顺利取得“斩首”成果。
因此,进攻组在进行分头行动以后,双方围绕着五个机要地点的线路,沿途展开极为激烈的交火。
本来按照预定情况,这个阶段本来是“保安部”最容易打出优势的阶段。
因为,进攻组小组人数少,总署警力强大。
各种围堵、追截、很容易对进攻组造成损伤。
四个小组挂掉三个、这个都是正常操作,五个小组全部挂掉,也不值得奇怪。
优秀的防守指挥官,至少应该在这个阶段结束战斗,杨锦荣的预定情况,最少也是干掉两个小组。
可不知为什么……进攻组每一步都踩在保安部前面,四个小组几乎是“遛着”安保部在打,不仅没有自身伤亡,而且还造成总署警力的大量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