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6页

……

电科会议室,数位大佬齐聚一堂。

这些大佬,是真正的大佬——电科目前拥有十二位全职院士,其中工程院院士居多,一共有七位,科学院院士仅有五位。

“我虽然不是物理专业,但我也能理解石墨烯以及随后一系列发现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昨天的两篇论文了。它的意义已经跳出了石墨烯领域,继而影响到整个凝聚态物理。”

席小丁在一帮人中最为年轻,但他的气势丝毫不弱于在座的大佬们。

开玩笑,他可是以数学家身份进的中科院。

“因此,今年的院士推荐,我建议不要再想着论资排辈了,直接就苏远山教授。”

席小丁特地为苏远山加上了职称,提醒诸位,苏远山的身份可是电科的特聘教授。

在座一干大佬都眼观鼻,鼻观心的不说话,有些还带着含蓄的笑——在笑的多半是工程院的院士们,他们之前倒是有过想推荐苏远山的想法。毕竟嘛,苏远山的老爹就是校长,也是工程院院士。

但据说……苏远山的意见是,他的成果不足以进工程院。

——虽然大家都知道,特别是电科的老人都知道,苏远山才是整个远芯的灵魂,但拿出来服众成果,确实都是以其他人的名义说诞生的。

所以这件事也就推迟了下来。

但要成为科学院院士……也不是说当就能当的。

首先推荐这一关,就要考虑太多——作为电科的全职院士,除了成就之外,大家会更多的考虑多一个院士会为学校带来什么好处。

很显然,把院士给苏远山,论实际“好处”,是比不过在学校里的任职的教授的。

对于此,席小丁也很清楚,他也知道,苏远山的志向并不在一个院士——拿苏远山的话说就是,院士是迟早的,他这辈子的天才名号、各种“最年轻”、各种记录已经够多了,没有必要再捞一个“最年轻院士”的记录。

因此席小丁此前一直都不着急,毕竟这院士给苏远山就是个名誉,但给其他人那就是资源。不然按照他的脾气,他进中科院第二年就要使劲往上推苏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