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我来说吧。”文莱顿的中文已经十分流利,他上前一步道:“我们今天在按照实验设计做实验的时候,超突然有了个想法,想要改一下实验……”
苏远山微微一怔,马上望向姜超:“为什么要改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昨天我们在对双层石墨烯的三十度扭曲角状态进行测量时,我突然感觉到,它符合准晶体的结构。”
“嗯?”苏远山再次一怔!随即眼睛一亮。
“你说说,你是怎么想到准晶的?”
在上世纪80年代,以色列科学家谢赫特曼在急冷凝固的al n合金中发现了具有五重旋转对称但并无平移周期性的合金像,即20面体准晶,这一准晶的拼图形式由两种不同的菱形组成。
当时,这位先生便已经意识到该发现的重大意义,因此在发现时,他并没有告诉他的导师……而是自己发表了文章。
苏远山知道,这位先生会在几年后独享因为发现准晶而获得的诺奖。
嗯……和他一样。
“就是突然联想到了。在过去两年刷论文的时候,刷到过谢赫特曼的那篇论文。”姜超定了定神,马上便告诉苏远山自己的想法。
他之所以和文莱顿争,是希望利用试验的机会对双层石墨烯进行准晶性质的试验。但文莱顿却认为不需要为了他异想天开的灵机一动而浪费试验机会。
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等了三年的机会,同时也是导师布置的任务。
听完后,苏远山的脸色便缓和了下来。
“你想做什么样的试验?”苏远山说着四下看了一眼,伸手拿起办公桌上的两块石墨烯模型叠到一起。
这两块模型是由亚克力材料制作的,能够很清晰地表现出重叠的状态。
苏远山把两片石墨烯模型扭曲到三十度角左右,然后认真地看了起来,片刻后,他轻声道:“确实,在这种非公度结构下,它确实类似于准晶。但一般我们也认为,由于层间相互作用会失去相位相干性,这两层石墨烯之间的能带结构可以近似看成是两片独立的单层石墨烯的能带结构的叠加。”
“那么,你想观察它们的能带结构?”苏远山再次望向姜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