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去年老美只是稍稍看了远芯一眼,就把远芯吓得赶紧往欧洲跑。
“按部就班地搞。”
苏远山抿了口茶后笑道:“爸,半导体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需要学校,政策,企业多方面一起联手才行。”
“这我知道,不用你教。”
“……”
苏星河呵呵笑道:“你就说,远芯能有多少人愿意来上课就是了!”
苏远山:“……”
“怎么?不愿意?”
“不是不愿意,而是我们这边毕竟是企业。虽然我们能代表集成电路最先进的技术,但因为技术过于先进……以至于,没办法讲给学生听啊。”苏远山说着一摊手,苦笑道:“带研究生还是可以的。上课就再考虑考虑吧?”
“研究生以前就有带,但带了之后你们一个都不还给我。”苏星河说着这个就来气了——从很早之前,电科就和远芯进行深度合作,他也毫不吝啬地发了一大波教授头衔给远芯一帮人。
远芯的技术大牛们也讲信用,纷纷带起了研究生。
苏星河的想法很简单,如果能够给电科培养几个专心做学问的科研和教学型人才出来,那就能实现良性循环。
然而,现实却是,他送一个到远芯,远芯便留下一个……就算不进企业,也愿意呆在远芯的实验室里,没一个愿意回学校的!
电科要搞专业的集成电路学院,那么从整体上提高授课教师的水准,运用更加贴近实际的教程就必不可少——他的想法是,把这个集成电路学院变成一个毕业就能立刻胜任集成电路相关行业工作的精英学院。
苏远山连忙咳嗽了几声。
“爸,要留住人,待遇要上去才行啊。”
苏星河斜睨着儿子:“待遇再上去能比得上你们?经费比我们多,环境比我们好,待遇比我们高,甚至退休工资都比学校高,也真是邪了门了……你搞个企业就跟搞慈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