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页

“3d?”苏远山补充道。

罗副总和杨副所长相视一笑:“你们似乎已经把红外成像技术用在了游戏手柄上。”

苏远山和席小丁同时就咳了起来。

——配合s2和xbox的体感手柄已经在三月份推出,而且为了降低成本,采用的方案是双红外传感器,但实验室方向还是走的双目成像。

sar,合成孔径雷达,空间成像的法宝,配合算法,除了可以准确识别目标之外,也能实现目标搜索,目标追踪,自动避障等等所有“智能”化操作。它也是顶级战斗机必备的航电系统之一。

就苏远山记忆力那少得可怜的军事信息,他只知道,j20一开始是并没有搭载光电综合孔径的。

席小丁沉吟了几秒后慢慢道:“硬件上我们不敢保证,但系统和算法上,肯定没问题。对吧山总?”

苏远山也点了点头:“嗯,而且光电综合孔径这种技术……我也不瞒二位,如果上面非要远芯来实现,按照远芯的技术储备,再加个雷达团队——好吧,激光雷达项目其实也在我们的计划中,只不过优先级比较靠后,毕竟成本有点高——但整体而言,是没有太大难度的,无非就是靠时间和经费去打磨。”

“但,它的目标还是太明确了。”苏远山看着杨副所长,认真地道:“谁都知道,这技术现在基本都往战机上面用。”

杨副所长和罗副总对视了一下,二人都有点苦笑。

是啊,这玩意目标太明显了。

在如今,远芯已经越来越往“国际化”靠拢的情况下,让他们协助研发如此“目标专一”的技术,特别是又需要用到顶级实验室的情况下……无论从安全还是对远芯本身而言,都不是一件什么有正面意义的事。

要知道,远芯的两大顶级实验室中,外籍专家的占比相当高。

“要不这样,把项目进行分解。”苏远山见二人的表情,他对此心知肚明,在心中略微感慨了一下后又考虑了一下:“我不知道你们的需求和设计已经到哪一步了,但如果可以的话,重新进行设计,然后进行模块化项目管理,分拆出来,这样目标小一点,就能保证安全了。”

“但对项目统筹来说,是个挑战。”

听到这里,杨副所长眼睛立刻一亮:“这个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