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页

“小山,不过我现在有点担心。”赵凯东接过苏远山的话道:“老赵那边催得倒是凶,说什么要自主自产,但他现在和小松,cyr接洽得很频繁。到时候别我们把光源系统搞出来……他不用……就有点烦了。”

苏远山还真的怔了一下,他仔细想了想,顿时乐了——好像,似乎,大概……郑振川真能干得出来这种事!

要知道,郑振川是铁了心的要把光刻机搞上去。

而且郑振川也比任何人都知道,光刻机走到最后,一定会是“万国造”。

就目前而言,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能够完成越来越精密的高端光刻机零部件全部自产。

所以在郑振川看来,国内光刻机要真正崛起,绝对不能只盯着国内市场——那样只能造出一堆运用在低端产业链上的光刻机。

所以……郑振川积极与世界先进的零部件供应商接触,那自然无可厚非。

其实别说郑振川,就是苏远山也是这么干的!

——只要国产光刻机一刻不能追平尼康佳能,那德远的光刻机首选便必定是尼康佳能。

换言之就是,只要远芯这边的光路系统一刻不能追上cyr、小松,那郑振川的光路系统首选便必定是cyr,小松。

“天道好轮回啊。”苏远山大笑起来:“我们借郑叔他们逼国外卖我们光刻机,郑叔他们借我们逼国外给他们提供光源系统……”

赵凯东一边摸着稀释的头发,一边摇头,丝毫不觉得脸红地笑道:“嘴里说着支持,实际上都是利用,就跟我们催长光所一样。”

要知道,光源系统可不是单独的一个激光器,还包含了整个光路解决方案的透镜组和整套控制方案。

现目前,实验室这边的物镜系统主要还是采用的蔡司透镜——比较有利的一点是,蔡司目前与尼康佳能等透镜大佬竞争得很激烈,远芯这边还不愁采购。

但是,基于未雨绸缪,自主自产的方针。这边实验室也和郑振川一样,不停地给长光所的透镜实验室加油鼓劲……喊他们早日在技术上追欧超霓。

那么意思也同样是——只要国产透镜一日追不上尼康佳能蔡司,那么远芯这边便必定要选择那三家,而且还得选最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