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tel总部。
安迪·格鲁夫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落下的夕阳,眼神一片焦灼。
他的秘书站在身后,大气也不敢出一声。
就在过去的数个小时,tel遭遇了成立以来的最大危机。
星海早在半个月前就放出风声cu就如同一根隐形的绳子,在tel的脖子上勒得越来越紧——整个tel上上下下,甚至比星海都要更加紧张。
因为tel不知道星海的cu到底会是什么水准,因为这款cu据说利用了来自远芯的最先进技术。
毫无疑问,没有尘埃落定之前是最紧张的。
但当发布之后,tel上上下下还是松了口气。
是,tel所有人都承认,“率先”采用了二级缓存技术的星海cu确实在同频上有着绝对的优势,甚至比起频率超过一半的第二代奔腾也有执行效率上的优势。
但tel也不是吃素的,无非就是二级缓存技术带来的提升,搞得谁好像没有似的。
长期以来没有对手的设计部门甚至还有些欣喜——对手终于不再是一干只会开盖山寨的弱鸡了。
然而,随着论坛和新闻组上用某个测试软件对cu进行科学计算,并得出了第一代奔腾会出现截然不同的错误后,这个消息便随着星海发布全新cu的这股风迅速传遍了各个论坛和新闻组。
甚至就在几个小时前,便有人检查了测试软件的开源代码,根据代码重现了第一代奔腾的浮点除法错误。
坦白说,这个错误……tel是知道的。
去年,在芯片正式发布之前,测试工程师们便发现了这个“低级”错误。但当时已经流片成功,正在准备量产了不说,外加要重现错误需要极为极为巧合,只有在极端的大量数学、科学和工程计算中会导致错误结果。
最重要的是,第一代奔腾只是过渡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