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周和老吕……”苏星河便叹了口气,有些神色复杂地看着儿子,慢慢笑道:“小山,国内现在越来越重视论文了。特别是s——cell,nature,science这三大顶刊,讲师直接上副教授,副教授直接扶正,正教授……这样说吧,院里已经开始有探讨,认为必须要有顶刊论文的发表,才有资格成为院士候选人。”
“毕竟,科研是最应该与国际接轨的领域。我们国家之前落后了太多,现在需要迫切与国际上看齐。”
“而你发的这篇nature,原则上是算在电科头上的。是最近十几年来的头一份!所以……你应该知道老周他们的态度了。”
苏远山听了之后也叹了口气。
“爸,别说造假这种事,哪怕是实验结果不能被重复……我都不会投稿,就算一开始我为了抢先而投了,但只要无法重复,之后我也会申请撤稿的。”
“实验重现是科学的基础。”苏远山抿着嘴,轻声道:“我希望从我做起。”
这是母亲端着一盘西瓜上来:“人都走了你们爷俩还在聊?来吃点西瓜。”
苏远山呵呵一笑,伸手拿起一块西瓜咬了一口。
“这瓜不香。”
第311章 远山实验室
当晚,席小丁得知苏远山回家后,他也回到了电科,上门和苏星河父子俩讨论这个博后站该怎么推动的问题。
按理说,现在苏星河已经成了院士,也成了院长,他要推动远芯的博后站应该很有力量。但他最近两年来都刻意地在摆脱远芯董事长的身份,专心往学术和培养人才方面走。是以,他不是很愿意为了远芯抛头露面。
但他也明白,这个博后站,还真只能由他来推动。
——席小丁和苏远山虽然都已经很有名气,也有资源,但这个资源更多的是基于远芯的,而不是基于学术和政治的。而成立博后站,特别是目前要为远芯开个“企业博后站”的先例,则需要更多从政治上做考量。
“主要是现目前还没有一套企业申请博后站的制度和流程。”苏星河教授抿了口茶,又轻轻摇动着蒲扇,看起来像个农村里面下棋的大爷。
他微微皱眉道:“我得去问问看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你们写个申请,把远芯的优势,可以投入资源这些罗列出来,最好写得天花乱坠一点……到时候交上去看看怎么说。”